10岁的儿子好像提前进入了青春期,对我“爱的唠叨”开始明显地流露出不耐烦,有时会大声嚷嚷几句,有时会用力摔门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老母亲瞬时有一种儿大不由娘的慨叹,同时也有一些黔驴技穷的无力感。
然而,静下心来反思就会发现,儿子反叛的态度很多时候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界限感,没有充分尊重儿子在他领地内的自主权。当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儿子的地盘儿指手画脚时,儿子不再是以前那只乖顺听话的小绵羊,已经长成为竖起毛、瞪着眼冲“入侵者”吼叫示威的小雄狮。
怎么办?我决定要为自己定向,今后对于儿子自己的事,要尊重孩子界限内的自主权,温柔提醒代替粗暴干涉,简短建议代替长篇大论,无论如何要努力实修对儿子的尊重。
一天早上,儿子穿上校服外套就要出门,提醒他穿上羽绒服,回答不用!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喝令他必须穿上或是亲手硬给他套上,而是把羽绒服夹在胳膊下面紧随其后下楼。在外面等车的时候,看到儿子有些发冷,我把羽绒服递过去,儿子说了声,“谢谢妈妈!”便穿上了。如果是以前,我可能还会说“看!冷了吧?刚让你穿,你不穿!”但是现在,我尊重儿子在他界限内想要的各种体验,便不会冷嘲热讽,只是默默给予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关怀和支持,当我做到了尊重,便也收获了儿子的尊重和感谢。
大雪节气的第二天,儿子要穿凉鞋出门。我提醒道,“妈妈小的时候把脚冻伤过,暖和的时候就会痒的难受。”儿子依然决定要穿凉鞋,好吧!这是儿子自己的事儿,由他自己决定吧!好在户外的时间不长,应该也不会有啥严重后果!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叫儿子一起去泡脚,母子俩有说有笑,格外和谐。我发现,当我做到了不评判、不干涉,便收获了儿子的一份顺遂和配合!
上个月底,北京下了第一场雪。上午很多孩子跑到楼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儿得不亦乐乎,儿子却甘愿宅在家里。下午有画画课,儿子出门带上了做雪球的夹子,我心里想,“你上午的时候不出来玩儿,下午的时候雪都化了,还拿夹子干嘛?”想归想,我什么也没说。下了课,看到儿子到处在找雪,我也帮他一起找。忽然,我看到有一辆汽车,因为盖了车罩,所以车顶上有很多干净的雪。我拿过夹子帮儿子做了一个特别圆的雪球,当我把雪球交到儿子手上,儿子开心得像个三四岁的孩子蹦蹦哒哒着走起路来!儿子担心放自行车车筐里会把雪球弄碎,所以我把雪球放到一个塑料袋里,并自告奋勇走路把雪球护送回家。当我把雪球完完整整地带回家交给儿子,儿子开心地说:“妈妈你太棒了!这个雪球儿白白胖胖的,这么可爱,我要把它冻起来。”然后,我就看着儿子把雪球放进冰箱里。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阻拦,“不就是个雪球吗?有什么用呀?别往冰箱里放啦!”。但是这次,对儿子的行为我做到了悦纳。我发现,当我做到对儿子尊重的时候,儿子天真可爱的状态就会感染到我,我自己也会收获一份满足和幸福感。
当我学着尊重儿子,我开始看到我和儿子之间的边界,小心守护着孩子对自己领地内的自主权,而不再一味横加干涉和评判。
当我学着尊重儿子,我开始允许他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允许他经历自己的体验,并给予他适当的关怀和帮助。
当我学着尊重儿子,我努力放下对儿子的控制,儿子也不再处处与我针锋相对,而是更容易配合和顺遂!
当我学着尊重儿子,我开始懂得只有儿子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才会习得自尊自爱,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人尊重。
当我学着尊重孩子,对于生命,我有了一份敬畏和谦卑,由此更加懂得了著名哲人纪伯伦关于孩子的诗句: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
他借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
他与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以爱,却不能给他以思想,
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的灵魂,
因为他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的梦境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一样,却无法让他变得象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不会停留在过去。
你是弓,孩子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射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用神力将你拉开,让箭飞得又快又远。
让自己能在射手的手中弯曲而感到喜乐吧,
他爱飞驰的箭,也爱静默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