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我们都知道,郭晶晶是跳水皇后,周杰伦是唱歌的小公举,王思聪是靠个人奋斗的商人。有一天,我问隔壁老王:"咦,你说,为什么周杰伦没有选择跳水,成为跳水小王子?郭晶晶没有选择从商,成为商界女强人?王思聪没有从艺,成为歌坛王公子?为什么你和我都成为了研究生而不是去了互联网企业啊?" 老王像看傻子一样看我"这还用问吗?他们要么是家里有那方面条件,要么是自己对那感兴趣啊。"他的回答的确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小时候很多选择,由父母作出。长大以后,我们就掌握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自由意志"来摸索和决定走哪条路。然鹅,《在爱中升华》这本书啪啪的打了我们稚嫩的脸。它告诉我们:
自由意志这玩意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移动都不是来自个体本身,而是受到外在力量的牵动。所有生物都是如此,即使某个移动看起来好像来自于个体本身,但这个移动的起源仍来自外界,而非这个个体。"
"并且这股移动万物的力量超越了我们理解的范围,没有人能够不受它的影响。"
此处我们难免心生疑惑,这个被称作"道"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嘛?其实有心人会发现,德国作者海灵格所说的"道",与我们中国古人的思想不谋而合!二者均指超脱于世间万物之上,而使万物运行的伟大力量。《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我们怎能不赞叹,在这大自然的规律背后的确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力量。可转念一想,我们是人类啊,我们可具有主观能动性呢(傲娇脸),难道还会像这些非生物一样被这力量所影响吗?答案是:Yes of course,you stupid human.(为什么我们这作为高等动物的优越感,就要认为人类能超脱于世间的规律之外呢?)
那么,本书中的"道"如何影响我们?作者认为"道"的原则是:过分的,就要制裁。不足的,就要补足。没有分别心,有着平等的准则。"道"与我们的心灵相契合,会在无意识中引导我们心灵的走向。
海灵格以单个家庭为例,在家庭中,最基本的法则是:每位成员都有同等的归属权利。"如果家庭中有人被排除出该系统(例如被流产、私生子得不到承认,被逐出家门等) ,要求平衡的力量(正是前文"道"的力量)会驱使后代中的某一成员透过认同而模仿那位遭到排除者的命运。"
换成《道德经》的话讲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强调天道的无情无欲,没有特别偏好谁,也不特别讨厌谁,维持众生平等。
即使是在正常圆满的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序位也有高低之分,主要有以下两条原则:
1、先进入家庭系统的成员优于后来加入的成员。所以,父母是优于子女的,兄姐是优于弟妹的。也就是说,如果有小孩出生了,这是如果夫妻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就会出问题。伴侣的地位要高于孩子。给孩子10分的爱,就有必要给伴侣12分的爱,而不是2分的爱。
2、新建立的家庭系统将优于原生家庭系统。例如孩子结婚以后,发展出了自己的家庭,那么他的精力会投入这个新的家庭。会与自己的伴侣一起站在最优先的位置。(看来有了媳妇忘了娘是符合天理的)
在此,我们要注意:当新加入系统的成员想站在高于自己所属的位置之上,就会违反优先顺序法则。这样的行为,注定会失败,验证了骄者必败的道理。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们多少能体会到"道"存在,说它是"道",其实也只是一个代号,也可以给它起其他的名字,我们大可不必执着于它的形名。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本质:超越万物,促使万物运行的力量。他是力量,或者能量。作为万物之一的我们,如何与"道"融为一体?如何得到这伟大力量的加持呢?
首先,带着爱,爱一切如是。
即爱一切事物本来的样子。"我全然的接受我生命的所有,不排斥任何一个面向。"敞开心扉,接纳父母如是的样子,接纳过去的经历,接纳不同的人…… 当我们接纳了一切,我们发现自己的心在延展,我们所接纳的事物转变成了我们的力量。
例如(在心里)对母亲说:"我全然接受你作为我的母亲,也请你接受我作为你的孩子。对我而言,你是最适合我的母亲,而我也是最适合你的孩子。你是大的,我是小的。"(对父亲也是如此。)
对过去的错误说:"我允许你的存在,我也学会了如何不再犯相同的错误,谢谢你。"
对于不得不分手却深爱的人说:"我爱你,我知道你也爱我,我也看到了我们背后更强大的力量,它可能会把我们带往不同的方向,但不管最后将我们带至何方,都会是最好的结局。"
其次,平等的爱。
如果只爱我们喜欢的人,必定会满心欢喜。但一见到自己讨厌的人,又抓狂不已,这使得我们无法与自己、与和谐相处。通常治疗最重要的精华就是:我们敞开心胸面对相异之人,在心中接纳他们,一同容入更伟大的整体。
最后,🤗(动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来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