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儿子突然问妈妈:"你觉得郭小农给值得处?"
小农算是儿子的好朋友,前几次儿子说他常把儿子的好朋友抢了,只要儿子接触谁,他就接触谁,而且把人家强行拉走,不让儿子有朋友,我也是有些担忧,本来儿子就是那么渴望友谊,儿子好像也没有招儿来应付这种情况;还有这小农沉迷手机,常约儿子放学玩手机,很晚才回家;小农家父母不在身边,和哥哥租房住,哥哥管他很严肃,压抑,他不大喜欢回家,放假就来我家住,第一次来我家就发现他手机有黄色视频。这小农确实也算损友。
妈妈说:"发生什么了?"
儿子说:“他把我的事告诉同学了……而且还把我自行车架坐断了……我叫他赔,他嬉皮笑脸的……"儿子已经在执疑这个朋友了。
妈妈说:“小农确实不讲信用,对人不真诚,送你3元的东西他说30元;关于你的事我还特意交待他不要告诉他人,他还满口答应的,说明不讲信用;他来我家住看出很没礼貌,而且向父母撒谎,是不诚实的;我们对他那么好,带他玩,让他吃好的,他不仅不感恩,还不保护你。我认为是损友,我想不要交这个朋友啦,不过这是我的感觉,假如你觉得还要相处,你的朋友我也会对他好的"。
爸爸也说:"本来罗老师也说你们并不是一路的人,你那么纯善,他并不是这样的人……"。
妈妈问儿子:"是否要打电话给他,再交待一下,叫他在同学面前不要乱说?"
征得儿子同意,我电话里再一次交待给小农,有些警告之意。心里又有些难受,觉得是否会伤那男孩的心。心软是妈妈的常态。
后来发信息给桂军姐和大旗老师,具体回复是这样:
桂军姐:
有时候我觉得你过分的嘱咐,反而是一种强调。对方孩子会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他家长如此嘱咐我不要说这个事情?有什么奥秘呢?所以在他来说就是一种更大的吸引,或者一种更强烈的传说出去的欲望。
我想都顺其自然吧,只要你们对孩子好好的,不要因为孩子拿了耳机这个事情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或者给他贴标签即可。别人怎么样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家长给儿子的影响,放任孩子们,你越去管他越是说。就放着他别去管了,然后你们对自己孩子好。在那个孩子面前,你们也都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件轻松平常的事情来对待就行了。
大旗老师:
那小孩子并不明白这件事儿对于别人意味着什么,他会当成一个特别好玩儿的事儿。这个孩子呢本身也有点问题,他会把这件事当成一个他的资本,就是你们不知道我知道,拿这个去换取别人的好感,换取别人的尊重,大概是这么个心理过程。这和他的心智模式有关,跟道德无关,我们成年人会拿这个去要求他。所以这是他生命里的一个功课,他会失去你们对他的信任。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儿?能不能原谅他,是你们的选择,你们可以原谅他,也可以不原谅他。但是如果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能把这个话跟背叛你儿子的人讲,那是你的境界,能不能原谅他,要尊重你儿子的看法。我不知道这件事儿会发酵到多大的事,我给你打个预防针,就是你在这件事儿上接住你儿子了,你儿子从此他就不会再有这种行为。你儿子接住自己他就成功了。
那么如果这件事儿发酵起来,别人会指指点点的话。你就开家庭会议,给你儿子提个建议,向所有知道这件事儿的人公开道个歉,把这件事说明了,说我当时就是昏了头做了这件事,我以后不会再做了。就大大方方的说这件事就平息了。不要在心理上留疤了。因为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偷过东西,我小时候也偷过。这个没有我们成年人想的那么上纲上线。
为了这个事,我今天查找学习了如何交友,以下是交友的文章:
1.告诉儿子,微笑是一张最好的介绍信。
爸妈可以建议儿子每天面带微笑,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增加相互认识的机会。微笑是善意的象征,是“我很友好”的表情,它可以使自己和对方很快地明朗活跃起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2.让儿子主动帮助别人,不计较别人会不会报答自己。
爸妈要教育儿子乐于助人,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去帮忙,这样会让同学感动,从而对自己产生信任感,由此,儿子和同学很容易成为朋友,进而融洽相处,可能结下更深友谊,儿子也能在新集体中找到感情依托,进而顺利地融入班集体。
3.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和尊重同学。
儿子在集体中,对同学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等方面都不甚了解,因此产生矛盾和误解也在所难免。因此爸妈需要提示儿子:在与同学相处时需要考虑同学的感受,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告诉儿子:有时你虽然真诚地对待同学,但是有的同学可能家庭条件不好,感觉不如你,那么他们和你在一起时就可能心里有压力,感觉不那么舒服。如果你在说话做事时,先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也许就能理解他们,也许就能减少很多矛盾和误解。
4.反省自己,寻找原因。
如果儿子感到自己不受欢迎,同学们都不愿意和自己来往,那就引导儿子先反省一下自己:是自己的个性原因?是自己的学习不好,还是其他原因?如果平时除了与同桌或前后左右极少的几个人来往,和其他同学交往很少,甚至基本不大和其他同学说话,这就是儿子的个性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爸妈要多肯定儿子,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
后来又听了锦明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搞好人际关系,吸引越来越多的贵人环绕己身》。课堂内容大概是这样说的:
要从丰盛源点去看朋友,看某件事情。从好的情况开始:比如上课不闹,不去和喜欢废话的人废话,会思考、会判断,有较好的智慧。如果跟一些投趣的,表现比较好的朋友交友的话,那肯定会越来越好,从他们身上学到好的东西,玩得也更开心,也不会产生太多矛盾。相信你会选择更好的朋友,多看朋友的优点,谈谈同学好的地方,比如余梁、胡祖源、高竞禹:
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余一一开朗和善于交往;胡一一不会损害别人,善良;高一一和儿子有共同爱好。
为什么喜欢跟他在一起玩,他做了什么事你感觉不错:余一一主动和儿子亲近;胡一一主动找儿子玩;高一一因为兴趣相投,主动找儿子玩。
慢慢地,跟别人相处就会看到的是别人的优点。当你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别人也会对你感觉很好。因为同学觉得你在欣赏他,尊重他,那么同学同样也会欣赏你、尊重你。相辅相承,良性循环。得到交友的经验就是: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双方会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学习交友技巧就是多表扬别人,你就人缘好,去到哪里都会得到"贵人"帮助,贵人可能比你高明,也可能不如你,但他可以帮助你,给你启发。
这些,要和孩子交流一下。投射儿子找到真正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