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夜晚,因为你们充满活力。可我希望你们可以更加善待自己,希望社会有一天可以善待每一个被生活所逼而焦虑的人。
晚上搭首汽网约车回家,和司机闲谈了几句。我好奇的问司机晚上都哪里的活比较多。我预想的答案是机场、北京西站或者南站。结果司机脱口而出:百度。我问司机,您说的是上地吗?司机说,对,那里晚上的活比较多,9点以后打车公司报销。司机接着说,望京活也多,阿里是不是在那里?我说是的,阿里在望京有一栋楼。我在阿里杭州上班的朋友,都是晚上12点左右才下班。我又好奇的问了问,那中关村呢?司机说,中关村的活不多,不过知春路附近的希格玛大厦的活还挺多的。
想到朋友圈中还有做金融和广告的,顺便问了下司机,那金融街晚上网约车的活多吗?司机说,他们下班早一些,5点以后活多一点。西大望路有个广告园,那里9点以后活也不少。
在IT行业工作多年,深知这一行业的艰辛。这些年,IT行业的人均收入确实比大部分行业要高一些,可是在IT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真的是用自己的青春在打拼,还赌上了自己的健康。接触过不少开发人员,他们似乎都是在夜晚比较有灵感进行编程。同时,IT行业竞争的激烈,每一家公司似乎都在和时间赛跑,跑到前面的圈钱划地。跑到后面了,似乎就关门倒闭。这种危机感、紧迫感,在日益扁平化管理的IT公司中,渗透得无处不在。有人说,IT人员拿的工资高,可是换算成每小时的工资,这个差距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其他的行业朝九晚五, 工作的强度也未见饱和。而IT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人员的工作强度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 这是一群用自己的健康、时间换取生存机会的年轻人。 而青春总是短暂的,年轻的时候,拼体力,拼时间。可等过了30、35,日益稀疏的头发和日渐紊乱的内分泌都在提醒你,这样的日子你还可以坚持多久。
而这个冬天,寒潮来袭。全中国,除了北京和广东,似乎都下了大雪。 IT公司、 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满天飞。这个行业的冬天似乎来了。
我能理解互联网公司的焦虑感。一个好的创意,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抄袭。在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就需要适应丛林法则,谁更强、谁跑得更快,谁就能活下来。否则,再好的创意也会胎死腹中,或者给他人做嫁衣裳。这是资本的时代,可我更期待出现一个知识的时代。人们不需要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花费很多的精力,而专注在新发明、新知识、新财富的创造上。人们可以从容的编写代码,尊重软件开发的客观规律,而不必为了抢占市场而敏捷、敏捷、更敏捷。
这个行业的焦虑,解药不在行业内,而在社会和法律的规则中。
我不知道后厂村和望京夜晚的网约车热度还能持续多久,只希望都市少一些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