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inderella
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66岁、67岁的孕妇出现了。借助于试管婴儿技术,那些已经过了闭经期的人竟然又迎来了新生的宝宝。不知道他们的孙子辈看着比自己都小的大叔大伯大姑时会是什么感想,但是有人突发奇想,觉得这种手段或许有助于解决目前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一部分问题。推迟生育年龄,计划周全,等到自己差不多干不动时候,子女风华正茂,正好可以照顾年老力竭的父母。
这或许有点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老龄化已经有多么迫在眉睫,并且意识到老龄化社会意味着什么,或许就不会惊讶于此想法了。当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的时候,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13.39亿,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13.26%,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这个社会不可遏止并且短时不可逆转地在步入老龄化,从美国到巴西,从日本到中国、印度,无一不是如此。泰德C.费晓闻走访了主要代表国家,揭秘了老龄化的前世、今生、来生,不但分析了全球老龄化给各国带来困境的连锁反应,还对中国是否会未富先老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分析。他的调查结果呈现在《揭秘老龄化》一书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高超的整容术、高明的保养法,让很多年龄上可以被定义为老年人的同志心理和外貌上依然年轻。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是过去式,70岁的人在今天依然是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老而弥坚是让人欣慰的,老态龙钟是让人心疼的。一个人老去,最多发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类的感慨,而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老去,则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格局和生活的图景。从西班牙的村庄变迁,到日本的产业转移,再到美国佛罗里达的老年志愿者……费晓闻以一个新闻评论员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展现了穷国富国都为老龄化挠头的情景。工资、保障、住房、隔代养育、啃老……都是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拿什么来保障我们的明天?老龄化离我们多近?老龄化带来什么产业机会?尽管作者一直都在思考,但全文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他只是在进行全景的捕捉和扫描,是一种外在的呈现,至于内里如何,需要我们在读完书以后进一步地思考。
于是我思考了。
中国会未富先老吗?作者的态度是乐观的,他认为,在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在中国政府对新生一代在教育上的不断投入中,在中国的经济一如既往的高速发展中,中国的年轻人将创造足够的财富来养老。
我却不敢认同作者的乐观。在我看来,中国很有可能未富先老,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作者忽略了一个事实,今天,我们的社会制度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下的,即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未来的财富将不断增加。涉及到老年人的比如养老保险,现在他们拿的钱并不是年轻的时候存下来年老的时候再拿出来的钱,而是现在工作的人交的那部分养老金。等今天的年轻人都老去的时候,将花销未来的年轻人缴纳的费用。问题在于,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和老龄化的加剧,在未来,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将远远大于今天,这中间形成的养老金缺口,靠什么填补呢?
当养老支出不足,又难以通过加税来满足时,要么延长退休年龄,要么削减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和医疗待遇,最坏的就是通过增发货币在账面上做平,无论哪种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老年人的福利势必会降低。这是老龄化社会最直观,最让政府头疼的问题。
根据世行的估测,按照我国现行制度,到2075年,也就是我们这代人走向老年和死亡的这段时间内,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大约是9.15万亿元。事实上,缺口的存在,已经让政府无法漠视。从二胎政策到延迟退休年龄等一系列措施,更是反映了解决养老问题的迫切性。
以上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口老化不仅是财政问题,它还是一个家庭问题。古往今来老人都理所当然地生活在子女家,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政府推动的城市化使这个模式失效了。这种发展的专业概念是4-2-1结构……简而言之,最坏的情形就是一个年轻人要为6个老人负责!
人这一辈子,其实可短可短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可在这一辈子过去之前,在我们的肢体和智力都垂垂老去的那段时间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很好的照料。每个人都想要保证过得快乐,活得潇洒。可是,如果今天政府没有拿出足够的重视和行动,或者虽然有了重视但是没有良好的规划和行动,未来老去的我们或许只有问,廉颇老矣,尚“有”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