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凛冬腊月,姥爷总会去医院住几天。因为年年如此,大前天在朋友圈看见小旭把姥爷送到医院,正在因为阳而发烧的我们并没有丝毫的紧张,只觉得住几天院后姥爷依然会出院,依然会出现在我面前。就连得知姥爷被送到重症监护室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只是医生小题大做而已。
我姥爷是家里的老大,结婚早,四十岁的时候就成了我的姥爷。姥爷家里孩子多,一直不富裕。在我印象里,姥爷没怎么赚过钱,姥爷不圆滑不世故。可唯独对我们这一辈孩子,有一个算一个,个保个的好。我不到两周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姥姥心疼姑娘挨累,就把我接到自己家。大舅二舅二姨老姨都还未婚,大家轮着班的看着我。我是我老姨身后的小尾巴,是姥姥怀里的闹人精。在我幼年时期,我一直觉得姥姥姥爷就是爸爸妈妈的存在。生活里可以没有爸爸妈妈,但绝对不能没有姥姥姥爷。多少个回家的夜里,我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多少次,我满眼含泪地望着姥姥姥爷回家的方向。
后来上学了,不能经常住在姥姥家,只能到寒暑假,才能打包行囊到我姥爷家小住一段时间。每到要开学的时候,就是我要回家的时候。暑假快要结束,姥爷会先带我到地里,摘点亲手种的瓜,柿子,甜杆。然后我满足的回家。
后来学业越来越重,在姥姥家住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班后更没有时间在姥姥家住。但是在过年回家小聚的时候,我一定会跟着我二姨老姨他们在我姥家挤挤热炕头,睡上一宿。
关于姥家的回忆,都是温暖的。姥爷为我们把炉子烧暖,帮我们把炕烧热,帮我们把好吃的准备好。纵使在最艰难的岁月,大碴粥咸菜条,土豆丝,小葱蘸大酱也是我最珍贵的味道。
不知道哪年开始,姥姥姥爷越来越像小孩子了。姥姥开始不在自己家里了,要去大舅二舅家被照顾。姥爷住院没到出院的时候开始像小孩子一样作闹吵着要回家了。由于脑血栓后遗症,他开始说话吐字不清晰。
由于工作和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更多的琐碎和迷惑。长大的孩子们到了四面八方,大家再相聚的时候,总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却忽略了,姥爷的感受,只觉得买点吃的穿的给他就够了。或许是我们冷落了姥爷。
姥爷没有活着从重症监护室离开,对姥爷的忽视也成了永久的遗憾。今天是姥爷入土为安的日子。昨天夜里失眠,如今依然没有困意。想努力在回忆的片段里搜寻一些关于姥爷的片段,填补我这无边的想念……
将近不惑之年的我,头一次这么害怕失去。失去又教会了我们很多。有生之年需要我们珍惜的太多太多,身边有这么多值得我们爱和珍惜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懈怠呢。带着他们对我们的期许,努力活成他们想让我们成为的样子。然后守护他们想守护的人。
我知道,姥爷明白我所想。不需要我在他棺材前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