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节我觉得最难理解的就是“父之道”的道到底是指什么。因为三年无改父之道,就可谓孝。那么这个道就很重要了,如果这个父之道包含的是整个不论得当与否的为人处世准则,那岂不是好坏不分了。好坏不分还能谓之孝,就让人可笑了。夫子一生育人无数,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样以“变”为核心而适应每个人的思想,又怎么会让人下一代人死守上一代人的规矩而不加辨别呢?所以,我觉得这个道是一种明辨是非后对礼、对德的传承,而不是父亲一切行为准则的传承。
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父亲在的时候,大小家事,接人待物都是由父亲做主。儿子跟在父亲身边观摩学习,了解持家待人礼仪之道。别人怎么了解孩子呢?从他志向来看。因为紧跟父亲,所以,他的志向是对父亲思想乃至家风的一种反映和延续。父若善,其志善,父若有过,自己从父亲身上看到不好的地方,然后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择其不善而改之,其志仍可为向善。所以,观其志,了解他。父亲过世,自己持家做主,能不能做到和父亲在的时候一样择善而行,择不善而改,传承家业家风?若能长久如此,家必传而兴,家兴可谓之孝。
以现在来看,或许我们是很难做到夫子的要求。因为现在时代变化,思想变化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要求独立,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要求和安排,对父辈们的思想和一些文化传承,有时候我们甚至会不屑一顾,所以,现在的我们怎么体现自己的孝道?我自己的看法就是两个字---尊重。我们在要求独立,自由,要求父母亲要理解我们,那么反过来,我们能不能去尊重他们的生命历程。时代造就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些在我们看来是老古董的文化和思想,在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经历而产生的思维和文化反应。我们要做好孝,首先就是要尊重这个事实,然后再去考虑具体该怎么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父母在农村,我们几个儿女都在城市。所以,从我们的立场考虑,父母逐渐年老,把他们接到城市来生活,对他们应该是最好的安排。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尽的孝吗?但我的父母一直都不愿意来,还让我们苦恼了一把。现在想想,他们日渐年老,还让他们在一个除了我们之外没有任何亲朋好友的地方开始重新适应一种生活习惯,这难道能叫做一种孝吗?这难道不是一种以孝为名的残忍吗?说到底,我们或许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了所谓的孝,而没有首先尊重他们的生命历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孝的误解。
百善孝为先,但如何孝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