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杜甫那些事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留心观察,发现杜甫在初高中时期的出场率很高啊,上了大学,老师讲中国古代文学史大部分侧重点还是杜甫,杜甫何许人也?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个占据无数人学习生涯半壁江山的大人物。全文有点长,耐心,多点耐心~不急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享年58岁。他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汉族人也,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河南巩县。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诗人;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一家可谓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这不,他曾自豪地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又嘱咐儿子宗武“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杜甫现今保存下来的诗歌就约有1500首,真可谓把写诗当作自己终生效劳的事业,这与他深远的家世渊源是分不开的。

  杜甫一生都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忧国忧民、颠沛流离。他就像一株孤孑的浮萍,随着变幻多端的怒江波动曲折。这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苦难造就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诗圣”,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诗作,但同时又是诗人的不幸。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急剧转变时期,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迎来的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的“安史之乱”、“流血川原丹”。唐王朝遭受重创以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日益衰败,杜甫生于世俗,亦不能不受到这个万方多难的时代的影响——被迫带着举家老小屡次逃难、颠沛流离。

  总的来说,杜甫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八个不同的阶段。

一、年少优游(35岁前)

  杜甫年少时期家庭环境优越,日子过得较为安稳舒适。虽然家里有钱,但他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玩世不恭、只会贪图享乐。他幼时好学,7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志向远大,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有时也很古灵精怪,天性单纯,“亿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19年杜甫刚好19岁,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20岁,漫游吴越;23岁,回乡参加“乡贡”;24岁,参加进士,结果落榜。落弟之后杜甫又赴兖州看望父亲,开始齐赵之游。32岁时,杜甫在洛阳遇见了他毕生的偶像,就是已经43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一遇“情投意合”,仿佛多年不见老友般情深意切,便相邀游梁宋,同游的还有高适。后来高适南游楚,杜甫和李白两人则北上再游齐赵。他们一起登高怀谷,寻幽访胜,论诗饮酒,过了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的豪放自在生活,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于是,后人多将两人称为“好基友”,也是对两人情谊的别样解读。当时的杜甫表现出了青年诗人的乐观自信,快意生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二、仕途不顺(35岁到44岁)

  天宝六年,杜甫35岁,玄宗昭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胸怀大志,准备一展身手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考试。不巧,遇到了权盛一时的奸相李林甫,李林甫这个人喜欢嫉贤妒能、口腹蜜剑,他向玄宗撒谎说:“野无遗贤。”致使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行不通,杜甫没有放弃,他转走权贵之门,投增干谒,奔走献赋,但都失意而归,未做成官。终于时来运转,天宝十年,39岁的杜甫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赋三大礼赋》得到玄宗赏识,命其待制集贤院等候官职,这回又不巧,遇上当主试官的李林甫了,没有得到官职。终于在43岁之时,朝廷授予了一个河西尉的官职给杜甫,但杜甫可能是嫌官职小,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于是朝廷就让他去负责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门禁锁钥,做了个——右卫率府丘曹参军。一个文豪在命运的摧残下做个了武官,为生计所迫的杜甫接受了这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官职,杜甫揪心的无奈、壮志未酬之情由此开始积蓄。

三、安史之乱,救亡漂泊(45岁到48岁)

  天宝十四年十月,也就是杜甫官定曹参军这一年,杜甫想家了。他离开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家。杜甫刚踏进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是小儿子饿死了,这一幕“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突如其来的噩耗给杜甫一记沉重的打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长安沦陷,杜甫携带一家老小加入了难民队伍。从奉先到白水,再从白水到鄜州,杜甫这一路看到的和他所承受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了。他在《彭衙行》中这样写道:“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身愈嗔”“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七日,太子李亨即位,杜甫得到这一消息后安顿了家小,只身投奔。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当时王维也被俘虏了,只是因为杜甫官职小,所以没被引起重视而已。至德二年四月,杜甫终于从长安逃出。由于他“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朝廷的真实写照,肃宗看后满意,褒其衷心,授予他左拾遗这一品位虽低但责任重大容易得罪人的谏官职务。果然,杜甫做官没多久就得罪了肃宗,只因他上疏救房琯。房琯是当时典型的知识分子,善慷慨陈词,但不切实际,他采用春秋法与叛军战结果大败,肃宗不喜欢他,找他问罪。而杜甫是个耿直boy,不懂得也不屑于对着肃宗的味口下药,上书言房琯无罪,惹怒了肃宗,被贬华州。这回不是河西尉,也不是管兵器的曹参军,而是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等民事业务。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低落,他常常到西溪畔的郑县亭子以排忧解闷,这期间苦恼与烦闷的他写下了《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瘦马行》《独立》等诗来抒发自己仕途曲折、朝廷黑暗的感慨和愤懑。后来,杜甫得到宰相张镐的营救而被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以后对杜甫不再抱有重用之心。这年秋冬,唐军收复两京,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不久因房琯旧事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一年杜甫46岁,46岁快年逾半百了杜甫仍未实现儿时的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馋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着日益年老憔悴的杜甫,儿时所有的壮志凌云、自信乐观被时光一再打磨消失殆尽,年轻不再,壮志渐衰,连一家大小最起码的生命安全和生存权利都不能保护好,在这乱世中谁又能体会得到杜甫心中的失意和愤慨呢?!

  整顿衣裳,抹抹泪水,生活还得继续。在这悲催的一年,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是杜甫的河南旧居)探亲。本以为长安收复,能励精图治,恢复安稳盛世没成想,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爆发了邺城之战,唐军大败。杜甫从省亲地点洛阳返回被贬地点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一派民不聊生、社会残破之景扎入眼帘,杜甫心痛这战乱频发、黑白颠倒的世界,心中万千感慨,便奋笔写下了《新安吏》《潼安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两组名垂千史的诗篇。同年秋,李林甫走后,李辅国专权,加上关辅大饥,杜甫毅然弃官携家前往秦州,十月迁同谷。一路上,杜甫拖家带口遭受颠沛流离、漂泊无定之苦,由于在同谷初来乍到,无衣无食一家数口因此几濒绝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年十二月,杜甫往成都投靠高适等故交旧友。这一整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758年流亡在外这三年,杜甫饱尝兵荒马乱、家人离散之苦,做官、陷贼、流亡、遭贬、丧亲,一样都没落下,全给杜甫遇上了。生活体验的异常丰富,杜甫的创作也多了起来。由于他和人民一起感受战争的痛苦,亲眼目睹朝代的由盛转衰,并且在作品中有客观真实的反映,因此杜甫的诗有“诗史”的伟大意义,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是杜甫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最高成就。不过,遗憾的是杜甫的诗歌连同他的人一样并未在唐朝引起重视。

四、西南暂居(49岁到55岁)

  乾元二年(759年)夏,华州及关中大旱频发,杜甫有感而发,写下《夏日叹》《夏夜叹》。立秋后,杜甫因对朝廷普遍失望痛心疾首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一些地方官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筑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诗人漂泊多年,至此才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这期间他在成都尹兼御史中丞严武的资助下扩建了草堂,开辟田地,带着两个孩子(宗文、宗武)种菜种药、养鸡养鹅,活脱脱成了一个勤劳乐观的老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又自在的传统生活。广德二年(764年)杜甫52岁,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入驻严幕六个月,不习惯幕府生活,又回到草堂。草堂生活给杜甫带来了安定,但杜甫过得还是很穷苦的,而且他仍未忘记苦难的人民,他写了《枯棕》《病橘》,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更由推己及人到“宁苦身以利人”,表现了杜甫同情百姓的心情。又过一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率着举家老小离开草堂,乘舟东下,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后在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下住了下来。原先是老农生活,养鸡种菜,这回杜甫干起了雇佣制,雇了几个雇工帮助管理自己花钱买来的四十亩果园和一部分公田,杜甫还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一家人参与进了劳动之中。杜甫在《归中》说道: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他自觉年岁已高,万一哪天驾鹤西去也未可知,因而有意创作了大量诗篇。不到两年时间杜甫竟然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这个数量占了杜甫今存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的诗作内容也十分丰富,国家大事、朋友往来再到个人身世都有涉及,对诗歌的格律形式等写作技巧也有了更深的探讨。他说:“晚年渐于诗律细。”

五、江州长逝(57岁到59岁)

  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就想回河南老家,他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漂泊到岳阳。这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为了投靠南方的亲友,他不得不一改北归的想法转而南行。大历四年(769年),杜甫从岳阳来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后又到衡州,复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军阀臧玠在潭州作乱,兵荒马乱中已经到潭州的杜甫只好又往南逃难。船行至耒阳,由于江水陡涨,交通不便,杜甫一家人饿了五天五夜,幸亏县令聂某送来牛酒,才免于饿死。洪水未退,船无法前进,杜甫只得又折回潭州,就在这年冬天,五十九岁的杜甫死在潭州到岳阳的破船上。临终前,他支撑着写下《风疾病舟中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这首长达七十二句三百六十字的五言排律。诗中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可见这位忧患一生的诗圣直到临死也没有忘记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

  杜甫死后,他的灵柩一直停厝在岳阳,四十三年后由其孙杜嗣业移葬河南偃师。

  至此,一颗彗星永远地陨落下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