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给你唠叨《围炉夜话》的时间了,下面让我们一起阅读本书的第8~9则。
第8则内容讲的是如何教育小孩和怎么对付小人,言语虽短,却理在其中。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家不妨可以试试看。
则八: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气。
译文:教育小孩应该态度严肃,日常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平复孩子心中的浮躁之气;对待心术不正的人,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因为尊重的态度可以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正之气。
王永彬先生为什么把小孩与小人放在一起讲解,并提出不同对策。想必自有他的睿智。
小儿天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且心思浮躁,身体难以安静。这就是小孩身上都具有的通病——躁气。
对付浮躁的办法就应该严格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成人成才打下优良的基础。
反观小人的心思则是邪僻的,令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他们常挖空心思去害人、损人,对付这样的人,不能采取严厉、强硬手段,而应采取感化的方法,以“敬”唤醒对方的良知,使其从善弃恶,要么是敬而远之。不过,这似乎有点纵容小人之心。
但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第九则讲关于谋生和处事方面内容。一个人一旦成家立业,如何谋生则贯穿整个后半生。为人处世就不一样了,越早学习越好,越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种事情,你的人生就越圆满。下面看看王永彬先生是怎么说的?
第九则: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译文:善于谋求生计的人,只是让家中老少,不分内外,都能勤奋地经营产业,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丰厚的资财;擅长处理各种事务的人,只是针对事情的是非,可行不可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然后制定合理的办事规则和程序,并不是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益。
有一富豪子弟家分家业,老大贪图财产,把家中所有金银财富据为己有。老二忠厚善良,只是把田地划为自己。
过了几年,老二将巨额家财挥霍用尽,家道中落。而老大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并教育家人勤勤恳恳、规划经营,一家人和和睦睦、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可见:暴富导致挥霍,未必是好事。近年来 各地的拆迁户突变为暴发户,房子数套,车子数辆。可是不善于规划、梳理,几年下来,再多的钱财也提高不了生活质量,只会慢慢散尽,被打回原形,甚至比原来更惨。
有远见的人教导子孙勤恳、敬业,不求大富大贵,懂得凡事要细水长流。
善于处理事体的人,总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态度,判断事情是否合乎情理,而非从自己的私心出发,这样的人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敬,获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