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回去看见老爸坐在沙发上,拿着一个小瓶装的润肤霜正抹脸呢?我就下楼去洗手间查看了一下,发现老爸的洗面奶也没有了。估计又是舍不得买,用别人剩下的。
我爸今年54岁了,跟别人家的老爸不大一样,很潮、很年轻,很爱美。反正就是很年轻态,很注重保养。他每次都会跟我吹嘘,“你知道吗?刚刚谁谁又说我好年轻哦!他说我看着像40出头的呢!你说,谁能看出来我是50多岁呢?”每次都是一脸的得意。
每次他一看到我桌上的一大堆护肤品,就会直摇头,说我被骗了,那些东西压根没用。而且我爸还会给我传授秘籍,用蛋清敷脸,可以抗皱去斑。“你看,我都这么大的,同龄人都有老年斑了,我可没有。”我也试过一次,但是蛋清粘糊糊的,我不是很喜欢,就不了了之了。
我就给老爸买过一次护肤品,是今年父亲节的时候买了一套。因为他经常都在外面賺钱,所以我不怎么看见他。也不大记得他用的量了。
周六带小侄女去逛童鞋,就拐到护肤品店,给我爸买了一套洗面奶和润肤乳。顺便也帮我妈买了一套。
回到家,他俩就炸开了。我妈除了大宝,其他的真没用过。高中的时候,我爸给我妈买过一套oLay玉兰油的护肤品,我妈死活不用,便宜了我和我姐。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数落我浪费钱,乱花钱,竟买些没用的。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不舍得买,谁不喜欢赶新潮流呢,他们不是也年轻过吗?只是怕我多花钱。
被说了一通,我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在饭桌上,我爸看着我悠悠的来了一句:“吃不舍得吃,就会乱买东西。”
我的内心是无奈的,不知道怎么跟我爸解释。
我比较瘦,而且在外工作这几年是越来越瘦了。而且我不喜欢吃所谓的“补品”――羊肉汤,鸡汤,鸭汤,猪肚汤,猪蹄汤等等。我从来都不爱,也不会去买,甚至摆我面前我也不会多吃点。但是,这些对我父母来说,他们觉得我就是不舍得花钱在吃的上面,爱在别的地方乱花钱。
又因为我比较瘦,所以连解释都没人信。
每次,我奶奶看见我也是这么开头的,“哎呀,不要省钱啊,要多吃点啊!”说再见的时候,又叮嘱我,:“别不舍得吃,多买点补品补身体啊!”哎,我无力解释,只是在心里回答着,我不是不舍得吃,是我不稀罕好吗?
根据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所以,我觉得父母可能还处于“贫困阶层”,因为他们真的不舍得把钱花在除了食物以外的地方。
因为收入不高,他们对钱的安排,大部分是分给了食物,毕竟温饱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底层基础,也是人的基本需求。
想一想我自己,我真的花在食物上的开销比较少,我更多的是买化妆品,弄牙,买衣服,还有交通费。可是,我也属于低收入人群(月工资3000左右),但是我的消费观与他们不大一样,追求的东西也不大相同了。
所以,这么一看,好像恩格尔系数不管用了,也不见得。恩格尔系数还是适用的,当然有时候还得考虑到消费观念的差别。
我婆婆就跟特别,她每个月花在买食物的钱有4000――5000,这还是我不在家吃的情况,而且我们是在5,6线的小城市。她除了买我儿子的东西很舍得,自己买衣服化妆品也不舍得买贵的,但是,她的食物消费实在是高的惊人。她总说,买什么都可能没用以至于浪费,但是吃的都是有用的,多吃点都不算浪费。
看,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消费观。我的钱反正不愿意多花在食物上,我愿多花在“脸上”和“脑子里”。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两代人“投资”自己的方向不一样。上一代人更想投资自己的身体,我们这一代想投资自己的外表和内在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