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讲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引用过一句有意思的话,叫做:「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据说是跑者们的精神法宝。直译为:痛是不可避免的,苦难是可以选择的。但我更喜欢用大白话来说:痛反正是要来的,要不要被它困住你说了算。它常常让我想起,维克多·弗兰克尔有一句类似的名言: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片空间。在那片空间里,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反应。」
弗兰克尔就是那位从纳粹集中营里活下来的心理学家,由他讲出这句话,当然再有说服力不过。「痛」就是一种刺激,刺激来了,不一定要以习惯的方式来回应,比如吱哇乱叫「痛痛痛!」——人是有选择的,意识到这一点,你可以选择忍住不叫,甚至笑出来。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纠结,有人不纠结;有人低头,有人昂头;有人痛不欲生,也有人咬咬牙,该干什么接着干什么。
跑者也是痛的,他们选择继续跑。弗兰克尔则会说:「我几乎要死了,但我选择继续活下去。」
这就是他们厉害的地方。
但我赞美的首先不是他们的勇气,而是他们居然有这种能力,硬生生地在「痛」和「痛苦」之间凿出一片空间。同样的道理我也懂,很多人都懂,但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一秒钟就进入了最习惯的反应。这就是差距,我猜它跟弹跳力或者爆发力一样,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就一定需要反复训练。
训练的方法并不难,就是正念。如实觉知自己当下的状态。把它作为一种对自我的关照。
当然会时不时地发现自己陷入某种情绪,激活了某些念头,或是自动采取了特定的行为。倒是不用苛责,看到自己有这些反应即可。——如果能从那些勇敢的人身上学到什么,那就是看到这种持续的练习最终会带来这样的好处:有能力在产生痛苦的瞬间,让反应速度慢下来,看到自己正在干什么,并意识到到「这是我的选择,我也可以不选」。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会有大一点的空间。
这个空间越大,选择的权利才会越大。
你可能会说:嗨!不就是正念嘛,增强自我觉知,这个原理我知道,我练习过一次、两次……但是用处不大,小事情还可以,一旦遇到大事就……
但我想说,你每天练,练习一个月,然后再练一个月,再一个月。直到你意识到:原来我会习惯性地产生「我做不到」的想法,我在害怕。那是我对困难的一种反应,而我现在也有别的选择。
所以就一个字:练。练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