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保险这一行的,要是没听说平安巨额利差损“毒丸”,那可能是白混了。可要真把利差损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还真有些难度。先介绍背景知识吧。
话说天下大势,通胀太久会通缩,通缩太久会通胀。但总的来说,总是通胀时期长过通缩,通货膨胀才是经济史的主旋律。通货紧缩的经济大背景下,大家都希望把钱拿在手里,既不愿意消费,也不愿意借出去。那要是我非要借你的钱呢?也好办,你给更高的利息,到期的时候还我更多的钱就成。于是,通胀环境下市场利率是很高的,同时市场上的非货币资产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而非货币资产价格低也就是说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会比较高。听上去很绕对不对?但事实就是如此,听不懂也没关系,随便找一本金融数学的书,好好啃个三两遍,就习惯绕来绕去了。
说完通缩的大环境,我们再来理一下保险公司的定价利率。定价利率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对将来投资收益率的一个预计值,它是一个主观估计。之所以把这个预计投资收益率称为定价利率,是因为这个预计投资收益率与保险产品的价格直接相关。举一个简单例子:
一个10年期的定期寿险,共100人投保,保额10万元。保险公司预计每年将有1人死亡,也即保险公司未来每年给付10万元,共10年。保险公司预计未来每年投资收益率为5%。
下面我们来计算收益率为5%情况下的趸交纯保费:
假设保险公司共收取了P万元保费,在第一年末,保费增长为1.05P万元,按照保险公司预计的,此时要支出10万元保险金,因此第一年末保费的余额为:1.05P-10;
同理,第二年末保费余额为:1.052P-10x1.05-10;
第三年末保费余额为:1.053P-10x1.052-10x1.05-10;
……
第十年末保费余额为:1.0510P-10x1.059-10x1.058-···-10=0
根据精算等价原理,第十年末的保费余额应该等于0,解得P=77.22万
定期寿险价格=总保费/投保人数,因此这款定期寿险价给为7722元。
如果保险公司预计投资收益率为2%,同理可以求得定期寿险的价格,此时价格为8983元。
那么,保险公司的定价利率为5%,而实际投资收益率只有2%,那会咋样呢?还是用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
保险公司在5%的定价利率下,共收到了77.22万保费。而实际投资收益率仅为2%,于是:
第一年末保费余额为:77.22x1.02-10=68.7644
第二年末保费余额为:68.7644x1.02-10=60.1369
...
第九年末保费余额为:4.6458x1.02-10=-5.2612
第十年末保费余额为:-5.2612x1.02-10=-15.3665
显然,如果保险公司会因此而亏损15.3665万元。至此,若是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定价利率的话,保险公司显然就会亏损,这部分因利差导致的亏损就是利差损。
现在我们可以切入主题了:低利率,怎么就那么招保险公司讨厌。平安的巨额利差损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处于历史少见的通缩时期,市场利率非常高,保险公司的产品因为定价利率的关系而价格较高,保险公司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而当时的银行储蓄产品的收益率非常高,于是保险公司被银行理财打得忙地找牙。
听起来是不是挺魔幻的?保险的对标产品竟然是银行理财!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保险业的污名与人民群众的财富幻想脱不了关系——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的保险需求绝大部分是扭曲且被创造的。眼看着保险业要被银行给打趴下了,高定价利率的产品以天降神兵的姿态,面向市场。人民群众争相购买保险,成为一时现象级事件。不久,画风突变,中国经济通缩转向通货膨胀,而且一直稳定通胀至今。通胀带来的结果就是非货币资产价格上升,投资收益率普遍下降。而手握投保人大把保费的众保险公司,个个呆若木鸡——上哪去找那么高收益的产品来匹配负债?市场上找不到那么高收益的资产,那么就只能保险公司自己倒贴了。这,就是利差损的根源。
当时市场上的保险公司不止平安一家,平安当时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今日那么高,只不过当时的几家公司中,就只有平安没有亲爹。最后真正自己吞下利差损毒丸的,也就平安一家。其他的保险公司,直接把锅甩给亲爹了。经此一役,平安仍旧能活得今日这么滋润,完全是凭自己本事,远比那些靠爹撑大的公司值得钦佩。不过,谁不想有个好爸爸呢?
低利率之所以招保险公司讨厌,是因为在低利率来临前保险公司用的是高定价利率。这些高定价利率产品大都是期缴,因此保费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无法做到定价利率那样的收益率,于是就只能品尝利差损毒丸了。那要是趸交保费的产品呢?趸交保费匹配的资产要是长于保障期限,理论上是不受低利率影响的,但要是比保障期限短,则趸交资产在到期后无法继续做到回报率,则也会面临利差损。
而在低利率来临后,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自然也会适应低利率环境,虽然低定价利率产品价格会比原来高,使保险公司的销售规模受到影响,但也好过赔本赚吆喝的利差损。保险的价格是真的会上涨呦,错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再想要买保险可就老贵老贵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