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本章给我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建构式学习的特点,就要很好地去启发学生,多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然后加以引导,并提供相应的资料,让他们自己完成解码的过程,最终不只是学到知识,而是将知识内化为技能。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一、建构式学习的起点--提问
建构式学习,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琳达·达林-哈蒙德( Linda Darling-Hammond)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也是美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她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大力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 inquiry-based learning)的观点。而由问题引导的学习就是基于探究的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答案”,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并把他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清晰的知识的掌握。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观点的束缚。
提问的关键,是提出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的、封闭性的问题。
问题导向的学习的另一个益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问题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
二、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寻找解码的三个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通常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把一本书缩减成一句话后,原本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都扔掉了。
特别是一本经典作品,往往书里的每句话都有细细咀嚼的价值。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三、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理念: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2013年来自Dunlosky 等多名心理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 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
对于知识的操练并非全无章法可循,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1、写作式操练
除了更深层的理解,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 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你无法去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 peer writer),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初稿之后,首先从写作同伴那里获得专业的反馈意见,然后接着修改完善,两人便可以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还有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
2、游戏式操练
如果我们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能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3、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米奇·莱斯尼克( Mitch Resnick)教授就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即便是成年人的学习也应该有比较好的练习工具并且致力于这类工具的开发。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 learning spiral)模型,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这种映射就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是分散而独立的,虽然它们分别与更上一级的枝杈连接着,但叶子与叶子之间不存在思想的联通。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常从这三类融合中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发现。
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