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本书的读书笔记过长,故而拆分为7篇文章来记录。
004 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004 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一)学会提问
问题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作者说他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
我们先来看看没有提问的学习步骤:
① 订立计划
学习计划可能经过缜密的安排,也可能比较随意。比如,接下来两个星期看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教材。
② 实施学习
从头至尾地阅读一本书,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堆放在笔记软件里。
③ 回顾和整理
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出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
阿甜有话说:这就是我目前的学习状态,果然段位还是不够高。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
这种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教材或者学这门课?
· 因为它现在很热门,大家都在推荐?
· 根本没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
· 我在标注重点以及记笔记的时候,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
· 有没有依循某一个特定的标准还是只是凭感觉?
· 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很多知识,我知不知道怎么应用?
· 还是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1)建构式学习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建构式的,而不是直接传递式的。
建构式学习,即学习者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答案。
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
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①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②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③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④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2)探究式学习
而由问题引导的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提问的关键是,提出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的、封闭性的问题。
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
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
专家的知识都不是对事实或公式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围绕着核心的概念或者大观点(big ideas)组织起来的,这些大观点引导着他们去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小结
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
① 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
② 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
③ 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
并在由此问题招致的持续困扰和折磨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二)深层解码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
(1)解码的三个层次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①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②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③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即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
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努力和挖掘,就只能尝到最表层的那一小部分味道。
几米学漫画
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漫画家几米就是其一。
他自述学画的经验,是遇见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然后仔仔细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去表现。
乃至像英文的刊物如Times、Business Week之类,里面的漫画即便他不能完全理解内涵,但也会特地拿来研究里面的技法。
像日本女性杂志中专门教人敷脸化妆的小图,他也从中挖掘了许多,类似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现动作的要领。
而这样图解的修炼方式几米坚持了至少十年。
(2)常规型专长 VS 适应性专长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和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两类,
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
常规型专家往往是象牙塔里的学者。他们主要接触的信息内容是固定领域内的理论著作,这些著作通常已经不对应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是直接就最深层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样一来,他们就失去了从表层解码到深层的练习机会。
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
适应型专家通常是实践型的专家,因为他们必须经常去应对那些超出单一领域的、非常规性的问题,接受各式新奇刺激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穿梭,因而他们的知识系统也就能够不断扩展。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3)深度学习的艺术
解码费时费力,所以很多人看书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结果时间稍微一长就只剩下些模糊的感受,留不下什么东西。
但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
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knowledge about)和知晓(knowledge of)两个层次。
比如对于跳伞这件事情,仅限于了解的人,固然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跳伞的标准操作步骤一二三四,而如果被问到一些非常规性的问题,可能就会茫然无措;而掌握知晓层次的人则可以基于对跳伞设备的内在原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理后得出解答。
基于样例的学习
其实很多领域的学习,就像学习绘画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对作品的临摹或样例的深入探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厚的内涵、精巧细微的技法。
但凡学有所成者,多重视深度学习。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中对深度读书法的透彻描述
(4)解码的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作者提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①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如果是看一部虚构作品,我们可能要去思考,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
如果是一篇议论文,我们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
有些作品,它的过程是显的;有些作品,它的过程并没有明确道出,则更需要我们耗功夫去梳理,甚至就像一个侦探一样,把犯罪现场在头脑中还原出来才行。
②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把一本书缩减成一句话后,原本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都扔掉了。哪怕是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把一本书的要点勾画出来,也免不了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东西。
特别是一本经典作品,往往书里的每句话都有细细咀嚼的价值。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中或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③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我们去接受一个新的信息材料,总要调用我们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去与其对比。
但是我们常常只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相似的部分,因为相似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须更改和校正,其坏处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
我们不去寻求相似,而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三)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
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丹尼尔·威林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关于练习在学习中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来自Dunlosky等多名心理学家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
这项研究整合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
Q: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操练?
对此,作者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
以心理学为例,心理学课本里的很多理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理解、背诵或考试,那它们只是静态的知识。
但是,如果我们想到怎么把它们用起来,它们就可能变成一种技能,比如心理学的知识其实可以变成一种思考框架,成为观察事物的一种特殊视角。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对于知识的操练并非全无章法可循,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① 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在阅读时,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纳入,常常满足于从一个浅表的层面去理解它们。
在写作时,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
除了更深层的理解,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你的文章,然后得到其他人对你的评论,这些评论中可能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指出你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性,或者认知上的某一个盲点。
Q:自学怎么来获得反馈呢?
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初稿之后,首先从写作同伴那里获得专业的反馈意见,然后接着修改完善,两人便可以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就像过去的求学者,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们获得反馈的方式,就是建立一个交流的圈子,或者沙龙,定期在一起讨论问题。
还有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在这个方面,完全靠自学成才的大学者王云五先生有很多心得。
比如他学习英文写作的方法是这样的: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之后,再依据这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这个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译完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练就了扎实的英文功夫。
② 游戏式操练
如果我们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能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比如,《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推出的现金流游戏(Cash Flow)据说可以有效提升玩家的理财能力。
一人独处的状态下,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式的知识操练,即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洞见。
③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理想的情况是,当我们准备对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式操练时有一套现成的理想工具,就像孩子们玩乐高玩具一样。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米奇·莱斯尼克教授就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即便是成年人的学习也应该有比较好的练习工具并且致力于这类工具的开发。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模型,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小结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
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四)知识的融合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足够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再把那个小的东西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
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
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当代最激烈且影响最大的批评声音恐怕来自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了,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
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1)迁移
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是《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这位著名的黑客兼创业导师在书中,对编程和绘画这两种创造性活动的相似性进行了完美的论述,少时学画的经验迁移到了他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使他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① 画家学画的方法是动手去画,而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保罗初学编程时还抱着书读,不过随后就放弃了,直接动手去干。
② 画家学画必须要临摹,从大师的作品中进行学习,美术博物馆便是他们最好的学校。而黑客则是通过观看优秀的程序来学习编程,研究它们的源代码,开源社区是他们最好的学校。
③ 一幅画是逐步完成的,先画轮廓、草图,然后填入细节,一步步臻于完美。在这一启发下,保罗领悟到编程语言的首要特点是允许动态扩展——编程语言是用来帮助思考程序的,而不是用来表达你已经想好的程序,它应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一支钢笔。因此在编程中,过早优化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印证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
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3)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小结
从上面所举的三种融合类型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