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其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魅力,始终能直抵人心深处,令人动容和深思。邓振铎笔下的《猫》就是这么一篇触及人性自我反思与救赎的作品。
文本的主题倾向多元。文本有两条线索,一是三只猫的生存现状,二是人物对猫的情感变化,以“我”为主要代表。课文应重点探讨是猫的生命的无足轻重还是文中“我”的自我救赎呢?蔡老师和耿老师教授的《猫》各有千秋,给了我们不同的展示和启发。
生命的姿态——蜷伏
三只猫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有的冷漠少语,独来独往。如何解读它们的言语行动呢?
蔡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第三只猫生命历程。以分角色朗读的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分读“我”、妻、三妹、张妈等对话,在朗读中,创设情境,品味人物语言和心理,让学生感知第三只猫咪的处境与结局。学生们情感充沛,或群情激昂,或怒不可遏。演读猫咪的男生更是全情投入,那一声“喵呜”,悲戚忧伤,形容惨淡,再现了猫咪的无奈与悲哀。
耿老师则是随着对“芙蓉鸟”案件追踪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追寻真相中恍然大悟。一件冤案,导致一只猫咪的死亡。邻居的屋檐,冰冷的身躯,都是无声的控诉。
无论是惹人疼爱的前两只猫,还是令人生厌的第三只猫,在文章的开头,就注定了悲剧。“或失或亡”,这也给全文奠定悲情的感情基调。猫儿活泼可爱,却又牵连着人类的欢喜。说到底,还是人类的宠物。猫儿冷漠独行,却也逃离不了人类的棍棒,三只猫,三种性格,同样是寄养在人类的屋檐,蜷伏于人类的脚下,何谈生命的自由与平等?
因此,蔡老师高明于教学流程环环相扣。以猫性导入,展示猫的性格特征,结尾又以猫死在邻家屋脊作呼应。
耿老师则是用猫眼看社会,设计问题,如果猫会说话,会对主人说什么呢?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却是让学生真正站在猫的角度深入思考,挥毫洒墨,真真切切做了猫咪的辩护律师。
这一问题设计之绝妙,让我不禁感慨万千。若猫儿会说话,可猫儿不能说话。话语权是牢牢地掌握在人类的手中。或者说,在人类社会里,有多少不会说、不敢说或是不能说的人呢?比如文中的张妈被“我”的妻子呵斥“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之后也是欲说还休,噤若寒蝉。或许,张妈还不如被打的那只猫。那猫儿还能凄苦地“喵呜”一声,那是猫儿留给世间最后的声音,而张妈默默无言、战战兢兢的样子也成了最后的影像。
自我的反省——救赎
由三只猫生命历程的对比与层层铺垫,“我”的心路历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授课过程中,蔡老师和耿老师都同时聚焦了“我”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蔡老师“再读课文,寻找有关难过的语句”;耿老师“勾画出表达‘我’失猫后感受的语句”。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蔡老师掷地有声,耿老师循循善诱。
针对第三只猫,蔡老师反复追问,“这家人对第三猫的感情如何?”“为什么大家不喜欢第三只猫?”“猫咪去世,为什么‘我’会更难过?”这样层层深入,如同文中的“我”深刻反思乃至愧疚,让学生在辩证矛盾中深入思考,理解“我”的悔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直逼人性的叩问。
“我”与猫之间的关系。我是猫的主人,三只猫或失或亡。对前两只猫的宠爱,到对第三只猫由憎恶到痛下毒手,原因何在?第二只猫无故而失,“我”痛恨那个夺我所爱的人。误以为第三只猫吃掉了“我”的所爱芙蓉鸟,它便同样成为了夺我所爱的人。前仇旧恨全都发泄在了第三只猫身上。可以说“我”是猫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因为被夺所爱,让我蒙蔽了双眼;因为被仇恨冲昏头脑,导致崇尚真善美的我把棍棒砸向了无辜的猫咪。因此“我”在反思,我似乎是正义的化身,却以正义为借口,做了邪恶的事情。
想起人与人或动物之间发生的关于救赎的故事。
《山羊兹拉特》中阿隆因贫困决定卖掉山羊兹拉特,后与山羊历经暴风雪,在患难中相互救助而得以保全性命。最终兹拉特成为了家庭的一员,与阿隆一家人快乐安详地生活在一起。
《追风筝的人》,爱放风筝的少年阿米尔,在长大成人后,回到儿时的故乡,勇敢地面对自己对仆人(童年伙伴哈桑)的过错,并为之赎罪,同时也找回了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的救赎都是源于自身的警醒,并通过行动来弥补过失,得到理性的救赎,获得自我的成长。
《猫》中,“我”因猫死后开始深刻反思源于作者博大仁爱的人文主义思想。蔡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这种平等自由的观念,并恰到好处地补充了背景资料和作者的思想,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时代性和社会性,对猫性与人性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心灵的对话——平等
有人问,这是一篇散文还是小说。作者自己也说不过是写了一段家庭的往事。若是散文,我们应该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情感。若是小说,我们则不能忽视文中的人物和环境。或者说,我们需要探讨作者到底在隐喻什么?如果猫儿活着,“我”会怎样的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错失不可挽回,作者只能写文以悼念。
从猫性到人性,从偏见到平等。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在与猫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彰显的是一位文人率真的品格,一颗悔过的心,一个高尚的灵魂。
生命可贵,人人平等。
两位老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践行了作者的理念。蔡老师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无论从阅读习惯的养成、朗读情感的培养,还是层层深入的追问、水到渠成的板书生成,都可圈可点,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
耿老师的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析情感到抒心声,无不渗透着师生平等对话理念。
只有参悟了事件的始末,作者(“我”)才能痛定思痛,真心悔过;只有真正了解作者的思想,老师们才能带领学生理解人生的真谛。
王老师评说道:表象不能掩盖纯真,过失难补自责,表白能抚慰愧疚,情感才能丰盈我们的生命。如文本一样,两节课是那样的真实;如作者一样,两位老师都敢于自我剖析,把善良和平等的种子融进了每个学生的心中。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是的,生命是令人敬畏和尊重的。相信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将烙印在每位学生的生命中,让学生们都善于学习,勇于反思,以最美生命的姿态迎接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