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座小城时,天空正飘着雨。远山裹在朦胧的纱里,团雾缭绕,似一幅未干的水墨。
我坐在大厅等先生和师兄,窗外是一片修竹。
雨滴嗒嗒地落在竹叶上,凝成水珠,沿叶尖悄然滑落,一颗接一颗,悄无声息地没入泥土。
这雨,下得人心里也泛起潮意。
原本打算一早去市集,买些包菜、苤蓝,再挑点水果。可雨迟迟未停,念头只好作罢。
人有时候就得顺着天意过日子,强求不得。
幸好前两日陆续采购了些本地风物——我心目中的“特产”,像蚂蚁搬家似的,零零碎碎都已提上了车。
比如这儿的辣椒,香而不烈,极好。阿姐临走时,我们特意找了一家铺子,称了几斤辣椒面。那是炒香之后的干辣椒粗磨成粉,还未开袋,香气就已扑鼻。
阿姐说,回家用大料爆锅,菜籽油一泼,“刺啦”一声,那股香气,怕是能飘遍整个村子。
这摇摇晃晃的人间,最动人的,就是这般烟火气息。
画室隔壁有几家小饭店。住得久了就发现,每到下午五时零七分,窗外总会飘来油泼辣子的香味,诱得人舌底生津。也不知究竟出自哪一家,只觉得店主像揣着钟表似的,从不误时。
太白四面环山,生态极好。菜蔬瓜果,无一不鲜;山货时令,样样皆宜。木耳常见,是不是野生倒不必深究——这山水滋养出来的,怎会差?还买了些黄芪与天麻,黄芪打豆浆,天麻炖汤,都是日常饮食中温暖的陪伴。
在这般清净之地,物产自有清气。正如古人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菜市场门口有个卖松子的摊子。松子颗粒饱满,尤其是炭焙的,香味醇厚,不那么油腻,七十元一斤,品相极好。摊主还在旁边放了两只大松果,看着就心生欢喜。
买完松子隔了两日,去一处山庄,竟遇见更大号的松果,特地向老板讨了几只。
如今它们被我从太白,带回古中州,静立茶台一角,沐浴日光。想起“日照松林静,风来松子香”之句,不觉莞尔。或许某一天,它们也会如《山海经》中所载,忽然跃出个小小仙灵?
在太白小住两月,享尽山间清凉。再返回古中州,闷热的天气有些不适应,叫人不禁频频回望——想起竹叶上的雨滴,想起山间云雾的氤氲,想起油泼辣子的浓香,想起十九度的夏天,想起与师兄们一同登顶、看山、观云、戏水、共同学习的日子,还有那些被雨水与阳光轻轻腌制过的散淡时光。
今日七夕,看朋友圈才知道。七夕呀,祝朋友们快乐安康,好好爱自己,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