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条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清·吴谦《医宗金鉴》 脉浮数之下当有「小便不利」四字,若无此四字,则为阳明内热口燥之烦渴,白虎汤证也。以其有小便不利烦渴,则为太阳水热瘀结之烦渴,五苓散证也。况无小便不利证而用五苓散,则犯重竭津液之禁矣。太阳上篇,类此证者数条,唯一条水入即吐,水不下行,故无小便不利之文,此条应有「小便不利」四字。发汗已,为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初入阳明胃热,白虎汤证也。今小便不利而烦渴,是太阳府病,膀胱水畜,五苓证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内利,表里均得解矣。
方有执曰:已者言发汗毕,非谓表病罢也。烦渴者,膀胱水畜,不化津液,故用四苓利之;浮数者,外表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上条有表里之症,此条有表里之脉,互相发明五苓双解之义。虽经发汗而表未尽除,水气内结,故用五苓。若无表症,当用白虎加人参汤矣。伤寒发汗解,复烦而脉浮数者,热在表未传里也,故用桂枝。此更加渴,则热已在里,而表邪未罢,故用五苓。脉浮而数者,可发汗。病在表之表,宜麻黄汤;病在表之里,宜桂枝汤;病在里之表,宜五苓散。若病里之里,当用猪苓汤但利其水,不可用五苓散兼发其汗矣。要知五苓是太阳半表半里之剂,归重又在半表。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发汗已,热随汗散,乃脉见浮数而证见烦渴,是汗出阳虚,土湿而火升也。盖火秘阳蛰,全恃乎土,阳亡湿动,肺胃不降,君火升炎,故脉证如此,宜以五苓燥土泻湿。若未汗而见浮数烦渴之脉证,则宜大青龙而不宜五苓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承上条补述五苓散的脉证。太阳病发汗后,表邪不尽,故见脉浮数。表邪随经入里,膀胱气化失司,下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滋,故见心烦、口渴。烦渴,亦有解为渴甚的。既为太阳膀胱蓄水,必见小便不利之主证。其治仍以五苓散发汗利小便。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那么就是方才说的了,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发汗表不解,那么这个也重复,这个很要紧啊,在临床上一个人得感冒了,他小便不利,你给他吃解表药是决不行的,必须利水。这一段他又重复这么一段,他说发汗以后,脉仍浮数,这表不解嘛,而现反而烦,渴。也烦,烦就是有热的烦,也渴,这就是误发了小便不利、里有停水人的汗了,那你给五苓散就对了。当然这里头可要注意,他应该有个小便不利,因为上一段他说了,这一段他简略了。假设没有小便不利,你们看看这个脉证,那不一定得用五苓散了,脉浮数而烦渴,这与白虎汤证差不多了,尤其白虎加人参汤证,脉浮数,烦渴引饮,那不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嘛。他有小便不利,所以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让你与白虎汤证做比较。白虎汤证口舌干燥,烦渴,脉也浮数呀,但是他没有小便不利。这个五苓散证啊,有小便不利,虽然也烦渴,脉浮数,他有小便不利,那么这一段应该有个小便不利,因为详说在头一条了,那么这一条就简略了。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