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不少人说工作受到了影响,轮休了。收入骤降,但是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压力却在逐渐增加,感觉有一种踹不过气的感觉,焦虑得寝食难安。
这三年,一年比一年难,尤其是今年很多人受到了影响。拿着基本的工资维持着温饱,干着的工作不过是鸡肋,但是又不敢轻易舍弃。中秋的时候走亲访友,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原来大家切切实实都受到了影响,不得不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但是在大环境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想另谋出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我一朋友以前气性比较大,每一份工作都干不过两年,一般满一年看不到希望就离职。不是钱不到位,而是无法忍受工作上的委屈和无理的上司。她说,不会为一份工作委曲求全。而今这份工作她干了快三年了,受的委屈比以前多,工作量也比以前多,甚至工资都没以前高。朋友不止一万次想过辞职,可是每次在提申请的时候就被现实硬生生压下来。自己需要这份收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仅仅为了生存而已。房贷、车贷、学费、生活费全都靠着她那点工资,没了工作如何养家?如何维持生计?老公因为创业失败欠下的债务她已经无力帮忙,让他自己还去。
朋友在现实面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甚至说老公可以没有但是没有工作不行。哪怕已经在隐忍这份工作,但是也不再轻易离职了。简历挂了一个多月无人问津,更加坚定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普通人的最大希望就是每月能按时拿到工资,哪怕到账不到一秒钟就被安排完了,也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我调侃朋友成长得很快,以前我们说再多的道理也不管用,还不如让现实狠狠上一课。这几年艰难时期,让我觉得未雨绸缪,很重要。规划生活,强制储蓄,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保障,这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自觉性和觉悟。因为有时候,意外会比明天来得更快。
结婚后我改变了自己囤货的习惯,我甚至在工作的地方把冰箱都送人了。吃饭问题在饭堂解决了,就不需要冰箱来囤货了。而且每次买菜我都会忍不住买多了,因为看着便宜又新鲜,感觉自己都喜欢吃。实则很多时候都烂在冰箱里,也想不起来要吃。没有冰箱后,我感觉也降低了购物的欲望。钱好花,却难挣。如果无法开源,那试着截流。
9月就要过半了,很快将迎来第4个季度了。在最后3个半月的时间里赶紧复盘,拖延症留下的事情是否得要安排上行程了。今年做了多少事情?有什么拿得上台面的?挣了多少存了多少?计划做的事情完成了多少……消费需要复盘,工作、生活依然如此。
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需要力量和筹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