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4.8

今天阅读《在学习上面临挑战的学生》第二部分,其余的几种情况,收获并不是太大,因为不是特殊教育学校。但是有几个点还是值得记录一下。

第一个就是关于自杀。有关自杀的误区和事实当中,我觉得有几个点还是要了解的。误区1:要自杀的人实际上不会自杀,他们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事实是,自杀的人通常在采取行为前会跟别人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很痛苦,渴望得到帮助,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已经绝望了。教师应当认真地与学生谈论自杀,经常。误区2:不要问自杀的人。他们是否想过自杀?或者他们是否想到了自杀的方法?因为谈论这些问题会让他们有自杀的想法。事实是,询问别人是否想过自杀并不会让他们有自杀的想法,并且跟自杀的人讨论自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你可以更了解他们的心态和打算,也能让他们释放一些导致他们自杀情绪的压力。

第二个点就是发作性癫痫,在出现学生癫痫症发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做的有保持冷静,并安抚班上的其他学生,不要试图限制这名学生的运动。第二呢,是要把学生渐渐地放低到地面,使其远离家具、墙壁和坚硬的物体,第三就是松开丝巾、领带或者是其他可能妨碍呼吸的衣物,轻轻地将学生的头转向一侧,并将一件柔软的外套或毛毯垫在他的头下,不要把任何东西放进学生嘴里。还有一种癫痫的表现方式是短暂的,失去的意识,他们可能在发呆,对问题没有反应,手里的东西掉了,不知道刚刚过去的几十秒钟发生了什么。这些也被称之为小发作,或者叫做失神发作。这种发作很不容易发现,像这种白日梦在白天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失神发作的频率通常是一天100次左右。

关于自闭症和雅斯伯格症候群的差别。自闭症的儿童会有中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但是患有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学生通常拥有平均水平,或者是平均水平以上的智力。干预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很难解释自己的行为,理解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不会预测行为将会产生如何的情绪,这就是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干预方法,主要是指早期的、高强度的针对沟通和社会关系的干预,对患有泛自闭症障碍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干预,他们就会回避眼神交流和言语举止怪异等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