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可能是有点轻微社恐吧,一到人多的地方就全身不自在,不知道要怎么跟别人搭讪聊天,没有什么存在感,久而久之,就也没人想到聚会的时候要叫上我。我每个周末都是一个人待着。
按理来讲,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很善于独处吧,但其实我也很害怕孤独,为了排解孤独,我在网上跟不认识的人瞎聊,连消消乐这种无聊的小游戏都能连着玩好几个小时。不敢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特别空虚,但我也不想出门,不想上街走进人群。
这是什么心理问题吗?不知道你们有遇到过吗?
不喜欢热闹的人,就应该喜欢孤独吗?听上去好像理所应当。
那我再问你这样一个问题:
语文不好的人,数学就应该很棒吗?你又要怎么回答呢?
偏科自然是可能性之一,但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压根就不喜欢学习,任何一科都不喜欢,甚至他的智商本身就有问题,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任何一科,都不可能学的很棒。
所以你看,人生中有许多词组虽然看上去是反义词,但本质上都是出于同一原因。
不喜欢热闹和不喜欢孤独,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它们共享着同一本源:你弄不懂你自己。
因为弄不懂自己,你不知道如何才能哄自己开心,不得不借助游戏或者网络社交来打发时间。
同样的,也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更不够自信,你在人群中总像是落叶一片,不知道自己在团体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总是仓皇无措,感知不到存在的意义。
意大利的传奇导演费里尼说,一个人要有很充足的内在资源才能学会独处。
其实还有后半句:一个能学会独处的人,才能在热闹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社交之所以带给人压力,因为它常常以舞台的形式强行把你送到聚光灯前,要求你展示比如幽默,共情,分寸感等等之类的沟通技能。
但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明白这些,所有你看上去的如鱼得水,不过是一个人跟自己练习过太多次的结果。
接纳了自己的短板,才懂得在适当的时刻用适当的语气自黑;
明白了自己的力所不能及,才学得会在别人讲起伤心事或失败的经历时保持理解的沉默,而不是低情商的补一刀“你是不是傻?你应该怎样怎样做”
跟自己周旋过太多次,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逼自己一把更上一层楼,什么时候应该睁只眼闭只眼的允许自己偷个懒,才明白在人群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人永远要通过自己才能到达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懂的人,是无法真正掌握社交技能的。
无论你知道多少道理上的“应该”,或者看过多少“三天让你成为社交达人”的攻略,你都无法真正学会与人共处,你看着自己在人群中表演,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个傻瓜。
但,一个人想要了解自己,又往往不得不借助他人。
就像山本耀司说的那样: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看见别人乱扔垃圾,心里暗暗决定“我不要这样做”,或者看到别人拿着画笔的样子很酷,自己也想要试一试。又或者是钦佩着某个人的智慧通达,做决定之前总会自问一句:要是他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是那些反对,那些模仿,那些你歆羡着的或者厌恶着的,帮你把那个模糊而零散的自我拼凑起来,慢慢成为你的模样。
所以一个人最可怕的处境,不过是处在“不愿见他人”和“不敢见自己”的下行漩涡中,画地为牢锁死了自己。
东野圭吾的小说《信》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哥哥为了帮弟弟筹集学费,入室行窃失手杀人,被判刑入狱。弟弟尽管是无辜的,但因为他是杀人犯的弟弟,处处都遭遇歧视,没法上学也找不到工作,还被女朋友分了手。
东野圭吾借书中一位老总的口给这种处境下了定义,叫做:社会性死亡。明明还活着,却被忘记了,被抹杀了社会属性,切断了跟他人的联系。
听上去可怕,但想要破局也并不难。
\"社会性的死是可以生还的,方法只有一个,孜孜不倦地一点一点恢复他与社会的相容性。一根一根地增加与他人联系的线。等形成了以你为中心的,像是蜘蛛网一样的联系,就没有人无视你的存在了\"
像这样迈出第一步的地方就是这里,那位老总用手指指脚下。
没有朋友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你就去打给朋友;
没有人来帮你的时候,你就去帮人;
没有人邀请你参加聚会,你就自己发起一场。
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你想要模仿的人,确定你绝不会去做的事,去见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然后在剩余的独处时间复盘,阅读,培养一些能带给你满足感的兴趣爱好。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
所谓的热闹,不过是你能在人群中跟自己相处,而所谓的独处,本质上是你一个人的热闹。
人生真正的破局:弄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