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是——
1.一个窗口,一把钥匙:打开郁结的心房,促使聆听者碰触到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得到有宣泄的时机。仿佛是一扇窗,打开了,让孩子的心也得以打开;仿佛很温柔的手,触碰到被遗落的孤寂角落,让心变柔软,而有了被疼惜的机会。
2.一个朋友:使聆听者感受到被同理,不孤单。仿佛一个朋友,有相同的遭遇;仿佛人与人的界线突然模糊了,共同听故事的人有着与故事中人相同的心情;或者故事中的角色就进入听者的世界,成为心里的一个朋友。
3.一瓶老酒:朋友不见,有时话不投机,但酒一落喉,却可以畅所欲言。隐喻故事促成说故事人与聆听者之间沟通的媒介。藉由故事本身的讨论而扩展平日说话的广度与深度。
4.一盏灯:照亮了平日难以触及的心灵暗处,突破了思维的惯性,增加了思考的方向与弹性。
5.当头棒喝:有时又像禅宗的棒喝,听完故事,在脑子空明的剎那,对困境有了新的顿悟。
6.一张痊愈的地图:故事中人走出困境的内在历程,提供给孩子一张自己走出困境的心灵地图。这样的地图,可能透过以下不同的途径来产生改变:
改变信念——believes,价值观,对世界的相信……
改变身体运作的习惯——艾瑞克森就曾经说一个捕手如何控制手部肌肉的故事,而让听故事的孩子,潜意识里学会控制自己的膀胱肌肉,而不再尿床;
改变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