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其实很短,以为会爱上的,实际却很平淡。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在知乎上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我突然发现,我的感受也是很平淡的。
“本身看书就不是为了感知什么,因为每个人看书的状态和自身成长环境不同,读书体验必然不一样,抱着我一定要学到什么去读起来就很无趣,本身有的趣味和共鸣点很可能就没了…其实读书时候有哪怕一点点共鸣就是很幸运的事了。
再好的书,也有人会说一般,没有什么感觉。成长经历多了,生活经验积累,会在某一瞬间想起来书里的画面,这种感觉才是既神奇又雀跃的。”
1.性格纯真的人,往往带点鲁莽与执拗。/纯粹的感情 太过纯粹经不起伤害。
2.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3.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
4.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
5.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有种等待戈多的气息)
6.无论喧嚣或者死亡,都流透着一种清冷安静的力量。边城流水赋予了这里所有人和所有事情一种浪漫却沉静的气质。像是一张冷色调的烟雨图,中间却也有几点淡淡的殷红。
7.看花和种花是两件事情。如果你看到一棵很漂亮的花树,难道就一定要当一个种花人吗?那样太累了,太辛苦了。
8.古希腊悲剧旨在表现人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带有浓烈的宿命论色彩。古希腊悲剧的主角大多是英雄人物,在智力、体力、精神力等方面远超凡人,但纵使是英雄人物的全部努力也无法对抗命运。莎士比亚悲剧旨在表现隐藏的性格缺陷是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例如麦克白的冷酷、李尔王的昏庸、哈姆雷特的延宕。鲁迅又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黑格尔对悲剧的定义是冲突双方都有理,却只能把同样有理的对方否定或破坏掉。
9.那个“凭山依水筑城,临水一面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茶峒城
那个“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的翠翠
那个“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的老船夫
那只“每当船拢岸时必先跳上岸边去衔绳头,引起每个过渡人的兴味”的黄狗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
10.要再看一遍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