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教育密码·写个童话给自己》节选)
在许多人的概念里,童话是和神话、民间传说甚至寓言混杂在一起的。连专门研究这些体裁并写出了《童话人格》一书的柯云路,也未能将它们区分出来,或者只是没有想到有必要作这样的区分。因为这几种文体在外在形式上都有着想象、虚幻的手法,在内在结构上又都体现了人类的“原型”或“情结”,所以他便将它们混同在一起,统称为“童话”。而在施勒格尔和刘小枫等哲学、美学家眼中,这些体裁又被统称为“神话”,成为人类为自己的生存寻求意义的最重要手段。
其实,这四种体裁不仅在文体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虽然有着相似的结构方式,但它们呈现给人的“味道”却是极不相同。寓言长着一张教师面,喋喋不休地说一个自以为是的道理(尽管这个道理往往经不起推敲)。道理是寓言的核心和关键,故事是居于第二位的,是为了把道理说清楚而“编造”出来的。民间传说混杂了神话、童话和寓言的多重特点,但更多地带着民俗与特定时代的烙印,而缺少人类共有的内在结构。它和寓言在结构上有相似处,但是在这里故事成为首要的,而道德教唆不仅只放在第二位,而且往往是因为故事本身有与道德相冲突的内容而临时添加进去的,从而显得比较生硬与无力的(在元明清白话中,色情故事后面添加的道德教唆便是典型的例子)。童话顾名思义是写给孩子的故事,但是其实成人们都知道,像安徒生童话和《小王子》这样越是经典的童话,却带有越多的成人味道。
神话和童话的区别,在我看来是一个向后,一个向前;一个消极,一个积极;一个现实,一个浪漫;一个揭示存在的宿命,一个表达人类的梦想。如果不考虑“原型”和“情结”这两个词在西方学术中的词源,而仅从汉语的字面来理解的话,那么这两个词倒挺能概括神话与童话的特点:神话蕴含着人类无意识的原型,童话孕育着人类有意识的情结。
神话告诉人们你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将一条怎样的道路,在路上将经历哪些考验,并最终将有什么结果。虽然它也告诉你该如何选择,才能避免灭亡,走上较好的道路,但是更多原始的神话所反映的,却是完全的宿命(如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弑父娶母的预言)。所有民族的神话都告诉我们人类是从泥土中诞生的,人类具有“恋母弑父”(或“恋父弑母”)的倾向,人类个体的智慧与拼搏在永恒的上帝那里只是一种可笑的游戏(如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和夸父的下场)……
童话则是表达我们希望到哪里去,希望改变什么或者获得什么。童话是作者的梦想,蕴含着创作者的全部希望;而当一个童话成为经典,也就意味着这个希望成为全部阅读者的希望,成为人类所共享的“情结”。于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丑小鸭”,每个男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彼得·潘”和“鲁滨孙”,每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白雪公主”或者“灰姑娘”——从童话的角度讲,“灰姑娘”比“白雪公主”更具有吸引力,这当然仅仅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出身与命运注定了她们不可能是白雪公主,而只能去梦想由“灰姑娘”变成“公主”的人生历程。在一些小说经典里,也依然沿袭着童话的梦想模式。譬如,每个大男孩都希望自己是“基度山伯爵”,每个大女孩都希望自己是“简”。
即使是在批判现实主义的童话里,也依然蕴含着我们的美好的祝愿,依然用人类美好的愿望,去淡化现实中的血与火:《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在用美食与亲情的词语,诉说一个女孩的寒冷与孤独,并用天堂的传说,擦去了死亡阴暗的颜色;《皇帝的新装》是用一个孩子的天真,捅破了谎言的秩序,并用皇帝近乎“可爱”的言行,抹去了荒谬的权力之所以得以延续的血腥……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童话的原因,因为它不相信我们的命运已经事先注定(像神话所说的那样),因为它试图赋予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存在以值得追寻的意义。
但是,在前人的故事里,真的能够容纳每个个体所特有的梦想?每个特殊的伤痛需要特殊的抚慰,每个特殊的困境需要特殊的礼物,在从丑小鸭成为天鹅的历程中,“我”这只“鸭子”需要经历怎样的特殊困境(即实际遭遇了何种特殊的困境),并最终长成和其他人有所不同的独一无二的天鹅?为此,我们最好是提起笔(更多的人是用他的灵魂,以及他的白日梦),为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写一个独一无二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