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时间,朋友圈流行一种亲昵的调侃“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简单boy(or girl)”,虽然是调侃,不过背后却透露了一个信息,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从小到大,我们看过的、听过的甚至是自己经历过的故事数不胜数。但我们会发现越长大我们越不会讲故事,好像是丧失了童心,又好像是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惑,那么《开发故事创意》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你了。
一、关于《开发故事创意》
首先这是一本编剧书,而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本书很好的遵循了西方创作的读者友善原则,也就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理念,所以这本书极力用最少的专业术语厘清一个最简单、最先期的剧本创作步骤——故事创意开发,这也是本书的命名原因和核心所在。
而本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纪录片创作大师迈克尔·拉毕格,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他的另外两部大部头著作《导演创作完全手册》和《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是国内影视编导等专业的专科教材,同时也深受世界各地电影院校和电影爱好者所推崇,畅销不衰。
这本《开发故事创意》不仅是针对编剧和其他从事文艺创作工作者的工具书也是我们普通电影、电视、戏剧、文学爱好者的福音。总而言之这就是一本教你如何讲故事的书。
二、“CLOSAT”游戏
俗话说得好“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我们需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技巧。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名为“CLOSAT”的即兴创作游戏。就是把我们记事本里的生活观察记录——也就是我们用来写作的一堆创意——做成一张张卡片。 为了便于检索,用“CLOSAT”的6个字母把这些创意卡片分类,每张卡片贴上一个或几个标签:
C =某个人物(Characters)以及对人物的描述。他/她有潜力成为某个故事的角色。
L=有趣的可视化的地点(Location)。
O=让人好奇的或者能引起共鸣的物件(Object)。
S=充满矛盾或者揭示性的情境(Situation)。
A=不寻常的或者揭示性的行动(Act)。
T=任何你感兴趣的主题(Theme)或者在你的生活中呈现的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手写的卡片有时不方便我们与朋友分享,而且也不利于我们自己的储存,所以我们可以标准格式化我们的卡片,关于索引卡片的制作,我们可以参考下作者的范例。
下图是一个叫罗尼的人物卡片示例:
你的名字缩写 描述性标签 卡片类别
P.P.R 罗尼,电影院经理 C(人物)
一个70多岁的老人,银白的头发齐刷刷地梳到后面,以盖住秃顶的部分。身穿廉价的西裤和衬衣,带一副沉重的金丝镜框飞行眼镜,护住银色的眼睛。他像一个水手一样咒骂这家破败的电影院,哀悼好莱坞峥嵘的过往岁月和黑白电影时代。他微笑着欢迎任何65岁以上的顾客,却对其他所有人怒目相待。他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喝咖啡。
当然我们也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卡片:
R.Y.B.K 下午,七月 S(情境)
天亮的湛蓝湛蓝的,倒显得执拗的紧,布景前的几团云朵全没有雨后歇息足的精神头,却多了几分慵懒和倦怠,随意的这儿一朵,那儿一片的。环山路上的汽鸣声近了,远了,远了,又近了,没完没了。
三、四顶帽子
这里所说的四顶帽子分别代表作家的四中关键角色。这些角色包括:
(1)作者的帽子(当你自由的从新材料中寻找创意时,带上这顶帽子。)
(2)分析者的帽子(在你评论、修改故事时转换到这种模式。)
(3)故事讲述者的帽子(当你推销一个故事,当你阐述完一个故事、听取观众的反馈时,带上这顶帽子。)
(4)听众/评论者的帽子(当你不得不充当一个评论者时)
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作家的身份和角色也处在不断地变换中,带上不同的帽子是提醒我们保持自己当下的身份。身份混乱是创作的大忌。比如我们在最初的故事编造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我们的故事讲出来,按照我们积累的素材和自己内心的直观感受来创作而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有点类似于头脑风暴,先把我们想到的列出来。而在分析修改过程中才需要我们去推敲细节考究台词等。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为了写出吸粉红文,一直在思考读者会喜欢什么,读者会如何看待和认为这段情节等等,这会直接导致创作者的逻辑停滞和混乱。所以我们应该谨记作者的忠告:永远不要同时带两顶帽子。
四、创意写作习题
作者在第四部分专辟“创意写作习题”,每章针对一个固定的习题进行例子的讲解和评论,而书中所列举出的范例,都是作者在纽约大学任教时所带学生的作品,这无疑对我们有很大的参考性,有利于读者在作品的当下语境中发现作品的戏剧性特色。
这些习题包括:
(1)童年故事
(2)家庭故事
(3)重述神话、传奇和民间故事
(4)梦的故事
(5)改编短篇小说
(6)基于新闻事件改编的十分钟故事
(7)纪录片主题
(8)三十分钟原创故事短片
(9)剧情长片
这九个主题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所有故事素材积累和获得的途径。
五、总结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部分,《开发故事创意》中还有许多的干货,比如作者教我们如何开发故事的人物清单,如何运用戏剧工具去分析一场戏中的人物和场景,如何完整的评估一部作品, 如何通过修改扩展故事大纲使其成为合格的电影剧本等等。难怪有书友认为读了这本书不会创作也会写影评了。在本文中我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对普通读者来说易于操作实践的“CLOSAT”游戏和我们在创作中需要警惕的身份变化。至于别的,大家尽可以向书中求,相信一定会获益良多。当然所有的方法论没有行动力的实践也是白搭,如果不动笔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故事将被开发到何种地步,我已经开始期待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