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相信好事发生,就会带来幸福”这句话表示不理解。
觉得这只是空中楼阁,或者是自我欺骗。
“如果我相信好事发生,结果没有发生,那我岂不是更加失望?”
相信好事儿发生,是注意力焦点转变,而不是事实转变。
但注意力焦点转变就足够影响我们的幸福感了。
接下来用一个不太严谨,但比较形象的例子说明
例如男朋友(女朋友)每天有无数个行为。
假设他每天有100个行为。
其中有30个行为是为自己付出。
有30个行为是为你付出,出于爱你产生的。
还有15个行为是他在忙于应付工作。
剩下有5个行动,产生情绪波动,他可能会不耐烦,或在某个瞬间讨厌你。
(两个人关系再好,都有讨厌对方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宅在家里太久,父母也会厌烦我们一样。)
假设我们把男朋友(女朋友)对我产生付出行为来定义为“好坏的话。”
相信好事发生的人,就会在对方身上找其为自己付出的证据。
每找到一次,你都很开心很感恩,因为他每天至少有30个行为是在你身上的。
相信坏事发生的人,也会收集自己相信的证据,焦点放在那70个没有对自己付出的行为上。
每看到一次,都收集到了他不对我付出的证据。
每验证一次,我的痛苦也就越得到强化。
他对我付出那30个行为,只当做是偶然现象。
这是一杯水,看到半杯满还是不满的问题。
看到半杯满或者不满,不会影响实际的水量。
但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我是拥有这半杯水,还是世界欠我半杯水。”
刚才我们默认“主观认为相信好事发生不会影响客观世界”,然而实际上是会影响的。
当你每次都感恩,心情很好,大部分人都愿意接近你。愿意和你在一起,也更愿意帮助你,好事发生是一定的。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看到事件悲观的那一面,最开始影响的是自己的心情。然后这个情绪一定会传染给周围的人,那么大家就会远离这个人。
就好像我们更愿意和一个快乐的朋友出去压马路,也不愿意和对我们感受忧愁的人呆在游乐园一样。
整理一下思路
1.人相信什么,就会收集什么样的证据。世界素材足够多,什么样的证据都能收集到,然后我们用这个证据去强化自己所相信的世界。
2.相信好事发生——收集证据,看到整个事情中好的那一面——我的心情变好了——好心情会吸引更多人愿意到我身边——更多人在一起,越快乐越愿意付出——好事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