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的三种迹象

拆解原因:

找到了一个比较标准和典型的「What型」结构大纲的文章

从一个「点」切入「面」的延展逻辑,是一个选题的特别重要的能力

标题:3种迹象来回答一个问题「走下坡路」,很吊人胃口,一个常用的标题套路

极简大纲:详细论述这三种现象是什么(what),来回答「走下坡路的迹象」

引言:从《波西米亚狂想曲》联想到对生活的希望,但可怕的却是你正在走下坡路却不自知。

段1:what1——放弃希望,开始任命

故事1:自己不认命的故事

段2:what2——小成即安,开始满足

故事1:一个星友通过自己的故事,来说明,「太容易满足」这个现象

故事2:粥左罗自己的故事来展开,自己如何不满足的

故事3:自己有一点儿儿满足的征兆

转:一些满足的人的状态的状态 vs 一些不满足的人的状态

故事4:蔚来汽车李斌不安于现状的故事

总结:不安于满足的人,应该怎么样。

段3:what3——失去耐心,开始急躁

故事1:通过自己的耐心的故事,来证明耐心对自己曾经的帮助

故事2:现在察觉到失去耐心的现象

论述:对比有耐心和没耐心的区别:过程思维和终点思维

论述:没耐心的人的危害

总结:

核心大纲结构比较清晰,但其实what型大纲是最难写的,难写的点不是大点,而是分论点,或者说如何串联起来论证what。从拆解的逻辑来看,小段落部分写的依然不怎么顺畅。

一个比较经典的写法是「对比论证」,即从两个侧面来论述这个现象的反差。

比如该文中用短平快的案例描绘那些甘于满足的人和不甘于满足的人的现状

另一个比较经典的写法就是通过「why」和「how」来论述「wha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