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约了表哥、表姐两家吃饭,聚一下。一年请一次客,总是必要的。
表哥表姐是大姨家的孩子,成家之后,一群表兄妹中,跟他们走得最近一些。表姐是我们一众姐妹中最大的,早早出嫁。乡下规矩,嫁出去的女儿除了娘家,其他亲戚如果不提前说好,那就不来往了。
表姐和我相差八岁,小时候,我就是表姐带大的。农忙时,妈妈让表姐来带孩子,可怜表姐自己还是个孩子,还要带我,实在很不容易。现在说起来,表姐一直说,小时候的我,还不满一岁,像条泥鳅一样,她都不知道怎么抱我。
表姐从小懂事,也早早参加工作,现在孙女都会打酱油了。
和表姐比较亲,她出嫁后我们还是往来的。既然往来么,该有的人情礼节都不能少。表哥表嫂人也很好,于是三家人家时常凑在一起吃饭。后来,表哥表姐的孩子陆续成家,有了孙子孙女后,就聚得少了。现在每个新年的一年一聚也是必要的。
除了表哥表姐家,还邀请了父母、姨夫姨妈、姑父姑妈六位长辈。最后姨夫要上班,姨妈有点感冒,都没来。我母亲其实也不太高兴来,理由是还要我来回接送,多少有点麻烦。但是让她住下,又不高兴的。姑父姑妈最随和,表弟一家出去旅游了,让他们来吃饭,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跟母亲说,其他长辈都通知了,你不去也不合适的,而且姑妈让你们早点去她家玩一会,她才勉强同意来的。
吃过午饭,去乡下接父母,到姑妈家坐一会,然后去姑妈家楼下的综合商场逛一圈,再去饭店吃饭。
定在家旁边的某乡缘,这家几乎是我们请客的定点饭店,离家近,大包厢多,订餐方便,菜品也有保证。
其实近几年,附近新开的饭店不少,无论菜品,还是价格,都还可以。但我们似乎是比较怀旧的人,习惯性定这一家,尽管里面的菜品如数家珍,尽管价格一点不便宜。
今年,本想换一家饭店的,可定的时候说没有大包厢,那就只好又定在这里。
点了六个冷菜,20个热菜,酱蹄、烤羊排、甜虾、烤鸭、牛肉、油炸小黄鱼……竟然都吃剩好多,打包了好几个大菜回家。一开始经理帮忙配了18个热菜,我怕不够,又加俩大菜,还换掉了几个蔬菜,觉得太素了。谁知现在大家都吃得很少,好多菜动都不动。我母亲以前一直说,饭店的菜么一点点,不实惠,吃都吃不饱的。今天,我看四位老人也吃得很少。最后上了面条,竟然一碰都不碰,都说吃饱了。
吃完,再送父母回家再回来,真的挺累的。下车时,母亲还在嘀咕,这么麻烦,下次我们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