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锄地的日子并不远。在二楼平台的某一旮旯里或一楼小屋的某个隐闭的角落里,因为寻找什么工具时偶尔也会瞥到曾经翻田锄地而被磨得锃亮锃亮的钉耙、锄头、钱锹一类。不过这些曾经洗净后就能像铜镜般照见人的家什,现在因为搁置太久,已是一碰就掉锈粉的真正锈红废铁了。
每每看到这些用惯了的农具,就会萌生一种扛上钉耙、锄头再去翻几垅田地,然后亨受享受那种汗水扑嗤扑嗤直往下掉的感觉,但这些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念想,种田锄地的日子只在记忆里了。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我们手里连田带地有六、七亩多,且是山地、圩田,七、八处分散的。主要的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越冬作物普遍是栽油菜,也会有选择地每年轮换出一、两块来种上小麦。那时我倒是个真正的农民,真正地过着种田锄地的日子。
由于地势相对分散和高低不匀,我们这里越冬作物普遍是纯人工劳作。不仅废时废力,对于必须超强体力支出的田地活,时间长了人也吃不消,越冬作物实在忙不过来或觉得栽种下划算,不如赶紧结束农忙出去打打工的话,也会留出一些青田,农村叫做养养田,像圩区的田就基本是留着青的。
水稻季节,不管忙到什么程度,也不论外面打工的性价比有多高,是不放过一块空田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挨过饿,甚至小时候帮过忙工的叔伯辈们,田地在他们手里比儿子还看得重。
稻子收割的季节,他们就会挑选出最长、㓞性最好、没有上过雨的稻草,仔细地甩去稻草上的枯外层,将甩得齐齐整整的稻草捆束成标志利落的小捆儿,拴挂在方木或横梁上,以备明年捆秧苗,有了明年的“秧缚草”,他们的心里才踏实。有农人知道自己家今年稻草不看好的,也早急急地物色好了哪家有,早早地打好招呼,一到人家收割了,赶紧伺机换取后也存了起来。
油菜还在田里兴长,这些叔伯辈们就会在翻垦了一遍又一遍,预留下做秧床的田亩上,种好水稻秧。等到油菜收割后,田里一上了水,就会吩咐家里的年轻人歇工插秧。这时年轻人的请不动假,外面工资高,都不是借口,不管什么理由,这秧是必须赶紧插下去的。于是昨天还是收割后的一大片空旷旷的闲田,第二天就能整个儿一浪平的新绿新绿了,微风拂过,那新插的秧苗儿全顺着一个方向弯弯腰又点点头。
我们田地相对较多,不换工也不找人帮忙,两个人就那么完成一块是一块。常常是这一片的水稻田,人家已经秧插完了,我们还在插。那一片的水稻田,全一色满绿了,还剩我们那块方方正正的一块水汪汪的大补丁。又该转移阵地了,空缺着的大补丁也被我们缝塞得满绿满绿再找不见那个大水塘了。
油菜、小麦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春天,还没留意春风怎么吹的,绿油油的麦苗早在疯狂拔节了,油菜也不甘示弱地开花了,放眼望去,哪里都是金黄片片。
转眼就是收割的季节,打谷场、各家院落,这里、那里,此处彼处,哪里都有着连枷此起彼伏的谐奏。
种田锄地的日子并没走远,我的耳边又响起阵阵连枷的谐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