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宇
手机里那个活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旁的“网易云音乐”,成为了我的每日精神食粮。
无论心情好坏,天气或风或雨。
一副耳机,一个“播放键”。
就打开了心灵世界的梦幻。
我说它是“行走的维他命”,一听就是多年,一用就会上瘾。
看见朋友分享了郭顶的《水星记》,翻了翻自己的歌单发现是去年添加的。
“时间久吧,差点都被遗忘。”
真的忘记了当时初次遇见的喜欢,单曲循环消磨的黄昏快乐。
于现在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所以“不放过眼中的美”,是对自己,对美景,对情感,对纸笔的尊重与选择。
-1-
网易云音乐
01
每日推荐
现在已经习惯了天天6点起床的模式,所以周末不出意外懒觉难求。
记得某个周六,刚醒就准备去听歌。
点开“每日推荐”。
第一首就是《The lazy song》。
歌词“我今天啥事都不想干”,符合。
歌词“只想赖在床上”,符合。
歌词“反正我也不去哪里”,符合。
当时那个心情,100分+。
幸福来得太突然,仅仅是一首歌的时间。
真想把生活过成“每日推荐”,遇见、看见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一切。那些符合着自己的味道、速度、节奏的故事,不会让你焦头烂额。
然而我们却输给了现实。
当然我们会不断努力,因为经常在朋友圈看见这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02
我喜欢的音乐
将空心点亮,换为红心。
看似简单,但也是经过“时间”、“故事”、“感受”三关考验通过的。
一个。
两个……
渐渐地,就积累形成了你的钟情模式。
“喜欢的歌单”藏着听故事的你和那些讲故事的人们。
“喜欢的歌单”藏着内心世界的动摇和不平凡。
“喜欢的歌单”藏着你想说却不能开口的话,想讲却不能告诉的故事。
多想遇见兴趣点差不多的那个她,她回眸的瞬间就成为了你按下快门的“咔咔”。
然而我们并不能这样。
怎么样的她,都是最好的模样。你喜欢的不一定需要她也喜欢,太过于刻意的追求反而失去初心。
03
心动模式
这个模式,让你“触类旁通”。
大胆接触着新事物的涌入,认识并交了很多新的朋友。
并不是一味的只喜欢欧美、民谣,而忽略了窗外的阴天。
只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没有“概念”,你都不知道更别谈喜欢了。
就像“大人”这个概念。
当你小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操心。
如今,上班的年龄,以应是“大人”的模样。
如何从“孩子”转变为“大人”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成长”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成功的蜕变。
第三步,就是当你的身份越来越多,充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大人”模样。
-2-
身边故事
有的人喜欢说唱rap,而你觉得平平淡淡。
就像老爸只迷陕北民歌,那是骨子里的精神气无法阻挡。
他有时还喜欢听唢呐,一听就是三代人的分场演绎。
还想悄悄说一句,微信收藏里保存着老爸唱《蒙古人》的音频,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我妈觉得听歌,“那不是噪音么。”
一好朋友基本不太听欧美音乐,她沉浸在粤语那充满着陈奕迅、林宥嘉气息的呼吸里。
我问她:“你能说一下,关于听粤语的感受吗,或是陈奕迅。”
她说:“就是香港作词人笔下的一千种恋爱,你都想试一遍。”
粤语对我是神话,我对于粤语是无知。
长时间在欧美快节奏的歌声里释放自己,在青涩民谣的故事里寻找相似。
突然地去接触新事物,本能是排斥的。
或许就像大学毕业论文一开始真的是一头雾水,但慢慢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也能认真完成答辩。
我们不怕一开始的本能排斥,太多新的事物需要你对它简单了解直到熟悉,这是一个需要消磨时光的过程。
交朋友更是这样,“日久见人心”。
-3-
那些眼中的美
歌单既是自我独处的写照,又是放下面具赤裸裸的诠释。
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机缘巧合的排列组合,所以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质属性,没必要过于将自己的认识、喜好复制粘贴给别人。
有时候你会发现有意思的事情:一个积极的活跃分子,他可能会喜欢轻音乐。一个外表很静的人,却迷恋着重低音嗨爆电音。
不放过眼中的美,在你心中属于“美”的事物出现的次数真得会有很多,但是现实生活中它们的出场顺序、你的抉择与把握、能否承受得住都影响着最后的结果。
不放过眼中的美,即使你我相离几万亿年光景,但你是我的恒星。
不放过眼中的美,平行线的等距陪伴比起相交线的无限延伸来说更是一种庆幸。
题外话
码字的时候,只听民谣。码字死循环的时候,单曲循环。
最近上了“隔壁老樊”的贼船,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