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实为中心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善良

今天来聊一聊善良这个话题。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做人要善良,要心怀爱心,但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良?我们又为什么要善良?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是属于关系型动物,必须在关系中生存,所以就需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的生活。关系要和谐我们就要做到多去同情、体谅、理解他人。这种对他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善良。善良对社会的安宁和谐也就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我们都在讲要善良的原因。

所以善良从表面来看也就是利他的行为,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对他人善良,可是他人不一定会对我们善良,善良就会很容易被他人所利用,也就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尤其是那些因自己的善良而受过伤害的人,他们也就会不在善良,不在相信他人,我们就会带着防备心来生活,大家就都生活在了勾心斗角中,自然也就失去了安宁和谐。就像尊老爱幼本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甚至主动碰瓷的老人却普遍存在,这也就伤害了很多善良的年轻人,自然也就导致了许多年轻人不再善良,就像现在看到有老人摔倒很多人就都不敢去搀扶了。

当我们不再善良的时候,在外在上我们确实也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但是当我们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我们就会带着防备之心、勾心斗角之心来生活,我们同样也就失去了安宁和谐。

要拥有安宁和谐的人生,我们就要去减少冲突。前面讲了减少冲突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要能放下自我,要以当下的事实为中心来生活,也就是要不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全然的感知当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活在当下。当我们能全然的感知当下时,我们也就能与当下的事物产生真正连结,我们就会拥有感同身受的同情心、同理心,我们与所感知的对象也就合一的,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去伤害对方,因为当我们与对方感同身受时,伤害他人也就是伤害自己。我们自然也就成为了善良的存在。

我们会发现之所以要善良,其本质是因为只有在善良中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和谐,善良并不是为了利他,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快乐。只不过当我们自身就是幸福快乐的存在时,我们也就不会去伤害任何人,也就正好符合了世俗所定义的善的标准,这样的善良也就是自然而然所到来的一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产物。

很多人会说这样的善良难道就不会被他人所利用吗?答案显然是不会,因为这样的善良是以当下的事实为中心的行动所得到的结果,以事实为中心的行动,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就都不会有任何的期待,我们也就不会去委屈自己,更不会去迎合讨好他人,如果他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尊重事实、偏离了事实,我们自然就会去拒绝对方的行为,他人也就伤害不了我们,所以这种以事实为中心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善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