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节日越来越多了。2.14号的情人节地位已经非常稳固,七夕想来分一杯羹,慢慢地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5.20看不下去了,有谁能像我仅凭发音就能表达我爱你?于是慢慢成为了第二梯队的领头节日。
铺天盖地的520营销轰炸来了,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从各个角度各个角落挖空心思满足消费者的炫耀、秀恩爱、身份认同、品味认同……
去观摩下社交网络,不外乎两种声音。一种是传统恩恩爱爱过节的人,晒个老公的转账截图,发个伴侣送的花花,一切都安全又稳妥。另一种,自然是不过节的人,但微妙的是,很多不过节的人似乎表现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我不过节是因为我才不会什么热闹都瞎凑,老公一定要发红包送礼物讨好老婆这未免也太传统了……
我是不过节的,至少不会把520作为一个正经的节日,为此花费时间精力准备一番。但仍然会在这一天发两句肉麻的话给对方,甚至发个红包。只不过在心理上,并不会觉得这一天有何特别,也不会要求或者期望伴侣一定要做出浪漫的事。这只不过又是平凡的一天罢了,而彼此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可以在任何一天进行,包括这一天。
但我也非常理解,把520视为节日的人们。比如刚刚恋爱的青年们,比如正在无穷无尽暗恋的少男少女们,毫无疑问他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理由来表达出自己的爱意。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至少一部分的意义在此。
至于那些有人“看不惯”的秀恩爱者,虽然有些研究在说“秀恩爱死得快”,但这又何错之有呢。且不说爱情的目的是不是永远在一起,人们表达是因为这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论旁观者是否满意。
生活是过给自己的,无论是大节小节都不错过,还是懒得过任何节,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更是每个人的自由。虽然我不过520,但520仍然值得给一切仍心怀爱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