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老师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呼和浩特回民区美术家协会理事
内蒙古乌兰察布蓝迪艺术教育学校创始人
创立大卫儿童美术联盟线上交流平台
致力于
研发儿童美术课程
醉心于
研究儿童绘画造型和绘画心理学
美术教学,回想一下,十年前就开始了。2007年还在读大学的同时自己办了画室。呼和浩特,赛罕区一个破旧院子里,不到100平米,挤满了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接受集训,马上面临高考,大多数半路出家,没有基础,很多都没有拿过画笔。而距离美术校考只有3个月时间,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希望能通过这条路推开大学之门。教学是固化的模式,通过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水平线。
当时大多数老师是经验主义,把自己的绘画经验、方法转移给学生,学生则按部就班,一是一二是二,所有的学习都是客观的被动的机械的,但是面对高考,能用一种好用的方法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就是好的方法。还记得在当时的呼和浩特所有的美术机构,找不出一个好的色彩老师,历年美术色彩分数均是平均分以下,甚至很多机构高薪聘请央美清美的老师,也很难突破这个坎。这个时候,考验的也是一个老师的学习力和研究力。
我当时找了大量的资料和理论,色彩教学的基础理论(色彩学等等),比如飞地的色彩和王华祥老师的理论,去剥离刘小东和陈丹青等等老师的色彩元素,研究光色的基本原理和光影变化的联系等等,最后总结了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用来教学,结果是非常喜人的,画室均分80以上,当时那一批学生基本都送到了一类本科。此后,对于教学中,但凡涉及理论的东西,都很刻意的去研究。
儿童美术是后几年的事情了,当时也在青少年宫任了一段时间初高中的美术。每个时期的教学,都有困惑,这时候新的困惑又来了,就是初中美术...因为年龄段的差异,初中学生很难达到我的要求,我也渐渐放慢了教学进度,简化了教学内容和要求,效果是有的,然而学习兴趣上孩子们根本不感冒。
包括那时的画室也经常收一些低幼段的孩子,我的重心也没放在他们身上,让助教老师拿几个几何体放到角落,默默地去画了...线条歪歪扭扭、黑黑粗粗,充满稚嫩感,不断地用橡皮来回地擦...我偶尔路过他们身边,有的孩子抬起头看看我,我说嗯!画的不错!现在想想,这赞扬纯粹是漫不经心的。现在脑海里还有他们把铅笔黑弄在脸上,咧着刚换牙的小嘴巴冲我天真地笑。当时的我不明白低幼段孩子的那种童趣、那种创造与表达和他们的感受。。
直到后来2013年,来到罕台,有幸碰到了干老师,一切就那么开始了。扑面而来的是学校的整个教育气氛和每个老师对教学发自内心的那种热爱,干老师提供了极大的资源和平台,学校教学楼的整个一层楼的给了我,接下来打造多个美术教室和展厅。此后几年,沉浸在此,快乐在此。
对于教学理论的研究,曾经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在这里,终于明白我们首先是一个教师,其次才是美术教师,不能只顾美术教学而忘记了教育目的,忘记了根本。终于一套系统的儿童美术课程逐渐的在这里成形,干老师经常说到的浪漫-精确-综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儿童美术年龄分阶段是首要的任务,有很多国内外的教育家提出过、进行过科学的研究,如加德纳、罗恩菲德。大致都是由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一直到写实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一个系统的教学安排。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有了造型基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创作规律。
我们为什么教孩子画画?孩子上美术课又是为了什么?艺术对人的意义在哪?我们能做多少?这些,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答案!通过系统的教学,孩子们沉浸在美术课中,创作了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成就感满满,而这些作品是成人也很难画的出来的。有了这个基础,怎么样让孩子从中获得更多的东西?比如美术课和其他科目的结合(语文、读写绘、故事、电影、诗歌、历史、神话、科学、生物等等),美术作为一个承载体,可以承载太多东西,让孩子们去吸收,这就是所谓的“致广大”,广博的世界通过美术课转化、沉淀去呈现给孩子们,提升他们的认知、审美修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品格、方法论,让其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
未来,还有很多设想。。。
儿童艺术馆——美术影像馆——美术动画课程——儿童舞台美术——创作工厂——声像工厂——人人大师——多元艺术创作,很多词汇像影像一般在脑子里一遍遍闪现,相信这些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给大家!
你好!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