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电影《长安的荔枝》以九品小吏李善德运送鲜荔枝的艰难历程,深刻诠释了初心与使命的千钧重量。当权贵杨国忠、鱼内侍之流沉溺于权力倾轧与利益算计时,李善德却在千里奔波的尘埃中,守护着为民请命的赤诚。这穿越时空的“一骑红尘”,对今日扎根南粤大地的广东选调生而言,恰似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它时刻昭示着我们:唯有坚守为民情怀、秉持担当气魄、践行实干作风,方能不负时代重托与人民期盼。
坚守“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立场抉择中擦亮底色。影片中,杨国忠高踞佛寺却行敛财之实,以“流程是强者不必遵循的规矩”践踏民生;鱼内侍为抢夺功劳机关算尽,视荔枝转运为加官进爵的垫脚石;而李善德俯身泥泞,从阿僮姑娘的哭诉中听见荔枝树倒下的哀鸣,从林邑奴的牺牲中触摸生命的重量,在历尽艰辛功成之际,当庭诘问:“转运荔枝耗费几何?沿途多少驿户为之受累?”这鲜明的对比,正是对“为谁执政、为谁用权”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叩问。作为广东选调生,身处改革开放前沿与基层实践一线,必须将“人民至上”铭刻于心、践之于行。既要深植情怀,视群众急难愁盼如切肤之痛,让政策温度可感可知;又要站稳立场,在资源分配、矛盾调处中坚守公平正义,坚决抵制官僚主义对民心的侵蚀;还要践行宗旨,将“为民”具象为养老资格认证、人居环境整治、交通安全劝导等一件件实事,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擦亮“人民勤务员”的永恒底色。
秉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气魄,在急难险重中挺膺向前。“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从岭南到长安五千余里,如何能到?”面对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立下誓言:“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毅是担当精神的绝佳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矛盾面前不绕道,敢啃“硬骨头”;是风险面前不退缩,勇闯“深水区”;是失误面前不推诿,主动担责任。我们选调生初入基层,正是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关键期。无论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生根,还是在复杂治理中化解历史遗留矛盾,抑或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期间探索新路径,都需要我们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
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在躬身笃行中破解难题。李善德发挥算学专长创设“格眼法”,精密规划驿马接力路线,压缩运输时限;顶着岭南烈日反复试验盐水冰镇、竹筒固果、分枝植瓮等保鲜方法,延长果实鲜期;更俯身向荔枝农阿僮求教种植秘法,向胡商苏谅探问航运关节,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务实态度汲取民间智慧,终使“鲜荔抵长安”成为现实。由此可见,真正的实干,既是算筹推演般的专业深耕,更是拜民为师的虚心求教。我们选调生身处实践前沿,应以专业精进破除本领恐慌,以依靠群众汇聚智慧力量。既要“深调研”摸实情,沉到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免“拍脑袋”决策;又要“精钻研”出实招,善于运用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群众智慧,找准问题症结,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要“重落实”求实效,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对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于民。
木棉花飘落岭南,李善德在荔枝园老泪纵横:长安的倾覆让他懂得,功名利禄不过大梦一场。然其为民请命的脊梁、破局担当的勇毅、分秒必争的实干,早已超越时空。红尘一骑,初心如炬;岭南荔香,今更胜昔。愿广东选调生们在岭南热土上,将初心化作润泽民生的甘泉,将担当铸就攻坚克难的利刃,将实干铺就高质量发展的通途,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南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