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我们大抵希望如此。当我们处在低谷,甚至不停地在走下坡路时,该怎样经营自己的人生?
——题记
女孩没有名字,从两岁起就在地下道里生活。女孩吃不饱饭,每天趁着夜黑去觅食。在一切都贫瘠,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的年代里,女孩却一直在拼命寻找蜡烛,光。 再一次寻找了光而不是食物,她被地下道的大孩子们毒打,奄奄一息的她被扔在了“怪物”所在地。
他,战争前是位伟大的钢琴家,一家人生活甜蜜而幸福。他怕被“他们”发现,躲在屋子里几年不敢露面,他是孩子嘴里的“怪物”。他等待着,等着胜利的号角吹响,等着战争的结束。透过缝隙,他看到了被扔在垃圾桶里的她。在无数次的心理斗争后,冒着被那些人发现的危险,救了女孩,也开启了故事。
小说从两个人的视角来谈,每个人讲述着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老人想将女孩送走,当想向女孩询问一些情况时,发现女孩除了“光”什么都不会讲。女孩想跟他一起生活,他的生活是女孩从未见过的,罐头、蜡烛、洗澡、洋娃娃,这些对于现在的孩子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女孩来说却如珍宝。
女孩的到来也改变了老人的生命,老人生命中那些痛苦的回忆,深刻烙印在老人心中的,战争开始那天的屠城,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竟然想起的是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只要看到房屋,看到人,格杀勿论,而女人则是在忍受非人的折磨后,再被开膛破肚而死。老人的妻子和儿子是在第一天屠城的时候就被杀死的,老人则藏在垃圾桶里躲过了一劫。而后孙女虽侥幸活下来,但在两年后,却还是被那些人杀死了。老人就这样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这也成为他记忆里抹不去的痛,他不敢回忆的伤疤。女孩的到来,渐渐抚平了老人的内心,让恨渐渐从老人的心里除去,让老人的内心充满爱和希望。
老人给女孩取名光,一个向往着光明,渴望光明的女孩,也是老人的愿望。女孩和老人决定同一天过生日,其实,这也是为后面做铺垫。在文章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老人会死去。果不然,在部队开拔进来的前一夜,老人逝世了,带着对胜利的渴望,死在黎明前夕。但就如同一天生日一样,这也是一种延续,生命的延续,光明的延续。老人在最后的年月里是痛苦和煎熬的,而女孩则要带着这份生命,带着这份希望,带着这份光明,在战争已经过去的国度里,度过一生,女孩的生命也是老人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而老人生命的最后就是用来守候这份光,让这份光能延续到和平年代,这应该也是老人最后生命的价值所在。
每个人都应该保有着对光的渴望,对光的寻找,不管环境是多么恶劣,不管经历是多么坎坷,总要向着光出发,迎着黑暗前行,黎明前的黑暗虽然难熬,总能见到曙光。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意料之外,也是我们把控不了的,但对光的渴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的,光是光明,是温暖,是希望,在黑暗的年岁里,向着希望出发,终将迎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