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9

王阳明传

王阳明一生不顺,少年科举失利、仕途不顺;中年被下诏狱,贬谪龙场;晚年带兵平叛,被人诬陷谋反。




但是他却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立地成圣。




再难的日子里,他也不曾丢掉自己的体面,始终保持着一份豁达与从容。




1




内心强大




体面,是衣着干净,彬彬有礼。




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强大。




面临人生何种境遇,都能处之泰然,这才是真正的体面。




王阳明从小聪慧过人,加上父亲是当朝状元,所以家族对他寄予厚望。




但是王阳明却接连两次科举失利,族里很多人开始说闲话。




第二次放榜的时候,王阳明去看榜。




成绩一出,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嚎啕大哭。




只有王阳明站在那里气定神闲。




有人问他:“你考得怎么样?”




王阳明答:“榜上无名。”




那人说:“那你还这么淡定,一点羞耻心也没有。”




王阳明答:“你以落榜为耻,我以动心为耻。”




这句话贯穿王阳明一生,他曾说:“心学入门第一课,就是不动心。”




唯有懂得不动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被贬龙场,仕途无望,他淡定读书。




鄱阳湖上,喊杀震天,他安心讲学。




朝堂之上,封侯拜相,他不为所动。




弟子曾问如何才能不动心?




王阳明答:“减少欲念内心就会安静。”




一个人面对人生的起落无法淡然处之,还是因为内心有太多的欲望。




明代海瑞,一生清廉自守,不迷官位,不恋财货。




他一生屡次被贬,却始终面不改色。




宋代范仲淹为官清正,治家节俭。




他一生三次贬官,却始终处之淡然。




古人云:“无欲则刚。”




欲望就是人心的漏洞,一不留神就会把人拖入深渊。




只有不断修行,摒弃多余的欲望,尽量活得简单,人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2




自律自强




体面是内心的笃定,也是行动上的积极与乐观。




有的人在逆境中自怜自伤,一味沉沦,有的人却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翻盘。




体面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王阳明从小励志成圣,从立下誓言之后,他便开始给自己定规矩,督促自己读书作文。




一生历经风雨,读书的习惯却从未放下。




他说:“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浮躁懒散是人的本性,但是修行就是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才是对心性的磨炼。




贵州龙场,瘴气遍布,随从都生病了,他在照顾随从之余,依然研读《易经》。




为了让自己专心静心,甚至躺在棺木之中。




当时朝廷宦官当道,很多人都看不见希望,终日醉酒,声色自娱。




只有王阳明,始终不曾放弃。




他说:“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一味逃避,只能无限沉沦。




龙场三年,他坚持了三年,终于一日,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心学立地而生。




在龙场当地,他以讲学的形式聚起无数信徒。




心学倡实践而非空谈,“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的声音让华夏大地一扫萎靡消沉之气。




有人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心学的声势越来越旺,最后到了和理学分庭抗礼的地步。




理学门人气急败坏,污蔑阳明心学为异端邪说,却依然无法动摇心学门徒的信仰。




百年之后,盖棺定论,王阳明成为朱熹之后的另一个圣人。




曾国藩创立湘军,被整个湖南官场掣肘嘲笑。




他却顶住压力,殚精竭虑,把湘军打造出清王朝的中流砥柱。




当他统领一方,总督两江,昔日的同僚再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而被汉武帝迁怒,宫刑之下,颜面扫地。




可他却不愿意就这样死去,他忍辱著书,耗尽心血完成《史记》,终究名留千古。




作家池莉说:“一个人的尊严和体面皆是来自于个人的奋斗。”




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消沉、不放弃,就已经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他们自律自强,发奋进取,凭实力拿回自己的尊严。




这样的体面是别人永远给不了的。




3




保持善良




善良,是最高贵的体面。




一个人无论身在何种处境,只要保持内心的一份善良,就依然值得敬重。




王阳明一生充斥着命运的恶意,在朝堂面临勾心斗角,在战场面对惨烈厮杀。




但是他却始终保有一份可贵的善良,一生也不曾放弃。




他看不惯宦官当权,上书言事,被刘瑾记恨,一贬到底。




路上被人追杀,他假装跳河才留得性命。




到了龙场,当地人语言不通,发生冲突。




他不计前嫌,帮助他们搭建房屋,读书识字。




当地人一点点被他感化,成了他最忠实的信徒。




世界给予他恶意,他却报之以善良,这样的高贵,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顿悟之后,提出凡人致圣的四大要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致圣的最后一步,就是互相监督劝勉,止于至善。




心学最核心的“致良知”,也是去除外物遮蔽,回归到人本身的善良。




杜甫老无所依,他却心怀天下,希望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苏轼半生被贬,他却毫无怨尤,每到一处必然造福一方。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善良很简单,善良却又很难,它没有什么门槛,却又不是谁都可以做到。




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辉,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内心还有善良,就值得我们尊重。




人生在世,最要紧是善良,善良,才是最高贵的体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熬的日子里,要守住人生的体面。




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消极颓废,不要放弃善良。




请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熬过长夜,必是黎明。


随笔

相关推荐

天助自救者,救赎之道在于自己

阅读 75

事上磨,心上修,尘中炼

阅读 125

坚持不下去时,请多读这本书

阅读 62

做人永远比做事重要

阅读 787

内心自足,志在千里

阅读 19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面,我们拥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但是在这里边,宪法却占了非常主要的根基。那么我们来看看治理方...
    赵子林阅读 114评论 0 0
  •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和而不同,就像我们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
    陆颜阅读 91评论 0 0
  •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就是一只石猴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指山下,然后被唐僧救出来,...
    孙李奕辰阅读 78评论 0 0
  • 有效沟通 1.把目标细化!目标清晰:有时间,数字,行为,具备这些量化因素才有可能真正拿到结果。模糊的目标会让自己陷...
    莫忘小寒阅读 205评论 1 0
  • 女儿与蛐蛐配合得真好,好像在唱“二人转” 晚上回家,发现有一只蛐蛐蜷缩在墙角。 “乖乖快来看呀,这里有一只蛐蛐,你...
    多持阅读 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