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17:30刚查完房,就接到手术室的电话,有一位聋哑患者,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发生不明原因休克,术后要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于是早早备好床,备好呼吸机等待着一场悄无声息的战斗,因为原因不明就意味着病情复杂,风险极大,我们要做好抢救,甚至家属情绪激动等等准备……
意外的是过了两个小时,病人还没来,我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是,病人不会没挺过来吧!这时候主任打来电话,患者急性肺栓塞,正在介入手术室做介入手术,生命体征极其不平稳,一会下了手术转到咱们科,要做好抢救准备……
晚上9点,病人终于完成手术转入重症医学科,入科时候氧和和血压在升压药和呼吸机的帮助下已经可以维持,但是患者深昏迷,血气分析提示严重呼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凝血指标一塌糊涂,面对麻醉科、介入科各位同事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的36岁的生命,我们感觉压力山大——患者心肺复苏成果能不能保的住?脑复苏能否成功?全身炎症反应能不能控制的了?多脏器功能损伤、感染关能不能扛的住?出血和血栓该怎样平衡?……
这场战斗正式从手术室转移到了ICU!
主任指挥抢救,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换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冰帽亚低温行脑保护,积极纠正酸中毒,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评估血容量、指导液体复苏,监测视神经鞘宽度评估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同时积极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一切看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而,我们都知道患者的血气和凝血指标提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症治疗的问题……
面对这种心肺复苏并溶栓术后的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现在的凝血是分分钟有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呀!同时因为肺动脉内皮受损,如果不抗凝,患者发生再血栓的风险也同样巨大!
在鲁院长带领及协调下,由我们主任主持,请介入科张主任、输血科石主任、骨科郭主任及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了大会诊,讨论、制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同时,请出了我们的坚强后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雪教授。每次提到王雪教授,除了学识上的渊博,更让我们敬佩的是她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对患者生命的珍视,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大格局!我们科有一个群,但凡有问题都可以直接在群里请教王老师!不管多忙,不论多晚,她都一定会给我们最专业,最细致的解读!
主任已经把患者基本情况和王教授沟通了,我把患者术后的血气、凝血指标发到群里,王老师立即回复:患者存在肝素残留,微循环也很差,炎症反应很重,必须立即输注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必要时要给予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同时需要积极抗炎,改善微循环!具体到指标要达到多少,怎样监测,甚至药物的用法用量都给我们详细指导说明!同时也不忘继续敲打我们——一定要管理好液体!在此,允许我们真诚的谢谢王老师!
次日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必定是麻醉科同事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才能让患者脑复苏如此成功,这给了我们必胜信心,同时也有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患者凝血指标稍有改善,但左下肢手术伤口的渗出却越来越多,并且高热41度,感染指标急剧升高,肾功、肝功、心肌酶等指标也持续恶化!立刻留取血培养,调整抗生素,予以泰能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监测凝血及血栓弹力图,继续输血,加强伤口换药,维持循环稳定……
但患者肾功还是迅速恶化,终于还是得做CRRT了,抗凝方案是最大的问题,搞不好会加重病情,前功尽弃,值班医生杨改宁和主任、张峰主任、杨彦萍副主任沟通,最终决定先不抗凝,上机后四小时监测一次凝血功能,查一次血栓弹力图,并及时请输血科石主任指导血制品的输注方案;同时用超声指导液体的精细化管理。(此处要特别感谢超声科的各位同事不辞辛苦的支持,也再次感慨超声对ICU工作的重要意义)
患者凝血逐渐改善,抗凝方案也必须得随之调整,否则再发血栓的风险、再出血的风险、DIC的风险、管路频繁更换的风险就会接踵而来,主任再次和几位主任讨论,最总决定给予普通肝素抗凝……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为此我们全科再次学习了血栓弹力图的临床意义,及时查收每一次凝血结果,精确解读每一份血栓弹力图,以便严谨科学的调整抗凝方案!
经过不眠不休的奋战,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了——感染指标下降,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现在已经顺利脱机拔管!当然,病人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有敢于承担责任的院领导,有不抛弃、不放弃的麻醉科同事,有技术精湛的介入科同事,有全力支持我们的各个临床及辅助科室的同事,有一直在学习进步的重症医学人,我们坚信生命是可以创造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