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所以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早上,爸爸早早的就起了床,从房间里拿出对联,打开门,准备贴对联。
只见,爸爸拿出刷子,沾了沾米糊,再在墙上有序地涂出一个长方形,把春联贴在米糊上。过了大约半小时,一幅春联就贴好了,一句美好的祝福语也随之浮出水面。上联:五福臨門運氣旺。下联:吉星高照滿堂春。横批:福。
贴完对联以后,我就很奇怪,心想: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贴对联呀?这时,我想到了百度,于是我连忙拿起手机,搜起了关于对联的历史。
哦!原来对联又叫楹联,是写在纸、布、或者竹子上的对偶语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联的由来主要与古时候的桃符有关。
相传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时期,人们便把写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符悬挂在门上,以去除厉鬼。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主孟昶也亲自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明代时期,民间对对子的习俗开始流行,对联的名字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到了今天,在春节这天贴春联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作为利用汉字特征写成的一种民族文体,对联还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搜完资料后,我就又走到门口看了看那副对联,心想:原来对联也有它的历史呀!所以,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贴对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