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定出这么个规则,凡是来看我的人,都不准在我家里做任何假模假式的事。谁要是想在我家里作假,就马上请他上路。”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德定出的这个规则,让我十分认同,因为我们渴望真诚的交往,而排斥那种假模假式的行为。
曾经,我们都在一片五光十色的斑斓中成长,以为整个世界就是这么阳光的样子。可是,当我们经历了世俗社会的洗礼以后,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正在五光十色中渐渐变得虚伪。
也因此,我们总会在某个时刻感叹,最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无论是生活、工作、爱情、婚姻,我们都曾怀着美好的期待,等到真正踏入成年人的世界后,我们身上所有的棱角都被现实磨平了。
如果你仔细回想,你一定会发现,在一切假模假式的客套中,你是如何看着眼前的一切变得虚伪的。
你对这种虚伪的行为感到十分厌恶,甚至充满了鄙夷,似乎周围全是假模假式的人,唯独自己是清醒的。
可是,谁能在乎你呢?“举世皆浊我独清”,并不能让你生活得一帆风顺,反而会给你的人生带来重重阻碍。
于是,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学着那些假模假式的人的样子,强颜欢笑,随波逐流。
我深刻地记得,在我中学退学后的那段灰暗的时光里,我翻来覆去地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内心被这本书深深地震撼到了。
尽管,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让人觉得恶心的人。那句全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三个字“他妈的”,却读来十分顺畅,丝毫没有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甚至拍手叫好。
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他和我们是如此接近。
现实中的每个人,或许都曾是“霍尔顿”,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成年人假模假式的生活后,我们都活成了自己先前最讨厌的样子。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只有16万字,平静地讲述了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却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
1951年,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它道出了所有青少年的共同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甚至出现大量模仿“霍尔顿”式的年轻人。
记得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曾写下了一句话,或许别人也曾写过:自从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就喜欢口带脏话的人,而讨厌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
我们曾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我们曾是多么渴望真诚,可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真诚的又有多少?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句话:“每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可是,世俗社会并不会做到这样,尽管世界繁华,但你总是那个被排斥在边缘的人,如同你,也如同我。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中学生,虽然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但他却不同于常人,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四五荡,不学无术。
因此,他一次又一次被学校开除,如今已经是第4次了。在5门功课中,他有4门功课不及格。他对所有的一切全都腻烦透了,就像开篇所写的一样,即使讲述他的经历,也懒得多费口舌。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楣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
那么,这本书讲的什么呢?它所讲的,是被退学后,游走在“堕落”边缘的霍尔顿,如何度过三天游荡的日子。
不过,霍尔顿并没有真正堕落下去,在作者塞林格的设定中,他的妹妹菲比,就是理解与理性的化身,也是支撑霍尔顿顽强生存的一束光。
霍尔顿曾给菲比带了喜欢的唱片做礼物,不小心打碎了,但他还是送给了菲比,他知道妹妹能理解这破碎的唱片背后的爱。
菲比果真非常喜欢,开心地收藏了唱片的碎片,她所收藏的是霍尔顿对她的惦念与关怀。而她回馈给霍尔顿的,便是对哥哥的理解与关爱。
对于霍尔顿来说,菲比一定是最懂他的人。即使在他最迷茫无助的时候,他不会想见任何人,但一定想见妹妹菲比。
虽然在霍尔顿眼里,菲比是个很麻烦的女孩子,但他却毫不在乎她的麻烦。他说,你真的不要惹女生生气,真的很麻烦,但他却被妹妹的麻烦与天真,彻底击穿了年少的偏执。
就像霍尔顿出走时,妹妹菲比翻出了自己所有的零钱资助他,还拉着比自己还大的旧行李箱,决定陪伴哥哥一起流浪。
霍尔顿哭笑不得,非要送她去学校,为此妹妹哭了,最后两个人谁也不理谁,就一路隔着街道沉默地走向了游乐场。
有句话说:“你那么信任我,我怎么忍心让你输?”
正是妹妹菲比的爱与信任,让霍尔顿放下了偏执的极端行为,他无法放心妹妹,怎么忍心让她跟着他一起受苦?
因此,霍尔顿放弃了流浪,选择了回归社会属性,更萌生了守护这份纯真与爱的美好信念。
人这一生,有一个美好的信念,是多么崇高的事。尽管这样的信念,在别人看来,是那么的幼稚和无端。
就像霍尔顿心里,永远放不下“湖水结冰后,鸭子都跑去哪里?”的问题。他非常好奇,中央公园里成群的鸭子,在冬天冰封的时候,它们究竟都去了哪里?它们是自己离开了,还是被卡车带走了呢?
放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极其无趣而又无知的问题,但霍尔顿却是如此认真和严肃。
可能,守护一份内心纯真的信念,是外人永远也不能猜透的问题,但谁又能说它不是伟大的呢?
霍尔顿在游走的三天里,见过了太多寻欢作乐,忸怩作态的人,也越来越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他想谈一场真切的恋爱,想在精神世界的层面去慢慢了解一个女孩子,自然而然地开始和她成为情侣。可是,他喜欢的女孩子,却被另一个连她名字都记不清楚的男孩子斯特拉德莱塔轻松地占有了。
那个占有女孩子的人,只不过长得好看点,善于说甜言蜜语,他知道女孩子话语里哪句是拒绝,哪句是假意的羞涩。他们都喜欢假模假式的交往。
他想学着成年人的打扮,与别人公平地交往,却总是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可怜的孩子。所有的成年人都习惯了假模假式的生活。
甚至,他试着招J,却最终什么也没干,结果还是被对方欺负与讹诈。
他被开除后,来到最喜欢和敬重的老师家中,却猛然觉察,这个他所尊重的老师,似乎是一个同性恋的人,他不得不半夜落荒而逃。
一切表面上的道德仁义,都不过是为了假模假式的生活,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鄙夷和无奈。
可是,他厌恶那些假模假式的成年人,厌恶一切假模假式的生活,却总是身不由己地切入他们的世界。
这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尽管讨厌这些虚假的东西,却又不得不和他们融入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我们也成为了假模假式的成年人。
所以,终有一天,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内心的那份纯真的信念,无比憧憬。如同霍尔顿一样,他对妹妹菲比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守护着一份美好纯真的信念,他是守护者,但对于菲比来说,她一直在守护着霍尔顿,她就是霍尔顿的守望者。
只是,放在现实中,这样的守望已经渐渐丢失了。
如果说,年少的我们,都曾身怀梦想,但生活的磨砺,一定会把我们变成假模假式的成年人,那梦想的种子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了。
我们学着之前讨厌的样子生活着,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真实,我们学会了妥协,也懂得世故。
成年人的世界,谁都不容易,没有人会真正理解你,除了你自己。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说:“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当我们真正经历了成长,才发现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见证了太多的黑暗,见证了太多的人性丑恶,还有虚假的客套,麻木地生存着。
我们都曾嗤之以鼻,但终有一天,我们也渐渐被生活磨平棱角,融入到这一片灰暗之中了。
我们都曾想过去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不用假模假式地活着,就像梭罗独居瓦尔登湖,当然,我们不是一两年,我们想长久地住下去。这样一来,和妻儿老小,远离人世,相伴余生,何乐而不为。
然而,我们终究敌不过世俗,如同霍尔顿一样,向周围的一切妥协。
我们都曾努力抗争,可最终,我们都活成了,我们所讨厌的那一类人。
比尔.盖茨曾说:“13岁时我第一次读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自那以后,我一直对人说,那是我最爱的书。”
深以为然,《麦田里的守望者》,从1951年出版以来,带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的慰藉。
这本书以意识流的手法,触碰人的精神世界,引起了广大青年人的强烈共鸣,也是我所有书籍中最喜欢的一本小说之一。
尽管,书中有太多的污言秽语,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加上一个“杂种”作为前缀,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用一句“他妈的”概括。
但是,任何时候读它,你都会有一种被突然治愈的感觉,丝毫不会影响你对它的喜爱。
曾几何时,我们都曾满怀憧憬,我们都曾触碰到心灵里的最纯真的梦想,可是后来,我们也在一片失望中成长,不得不向残忍的现实妥协。
这就是人生。
借以本书,敬青春时代,也敬那段纠结与迷茫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