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耳熟能详的七律是唐代大诗人韩愈在我县境内的蓝关古道上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对我而言,从教多年,这首诗结合各类参考书、资料,已经向学生讲过N 遍了。我很骄傲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有关我们蓝田的诗句,而我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学生共享。再说的近点,多年前曾经坐三个多小时的飞机飞往八千里外的潮州,真真切切体会到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在南方湿热环境下水土不服的尴尬,好在只是立秋后短暂的停留就返回了,而诗人却是在正月大雪天贬官到当时很边远的不毛之地,命运前途未卜。除此之外,我再没有与蓝关古道的交集了。话说蓝关古道就是身边的近景、美景,朋友圈里多次徒步穿越的人不少,我却一直没有去过。也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能亲自丈量一下著名的蓝关古道,体验一下古时候驿道的凶险艰难,这样我就可以自豪的上一节身临其境的感受课,而不再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但是很遗憾,一直未能如愿……
于是乎,在接到马晓毅老师的电话时,我欣然应邀:7月7日周日与张效东老师一块去探寻蓝关古道。因为去年和张老师探访辋川20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很想有机会能和张老师穿越蓝关古道,接收到更全面的蓝关驿信息。我深知资深学者张老师已经对此深入考察好几年了,朋友圈看到他的一些独到见解,我想如能身临其境一趟,必将大有收获。于是入群、接龙报名,了解张老师行程安排:水陆庵古道——古栈道遗迹——古蓝桥遗迹——碧天洞——古道五关旧址。紧接着做好防晒、中暑预防措施,穿上平跟鞋,周日清晨,早早到达灞河桥天鹅湖广场集中地点,很快能抽出时间去的各位老师们都到齐了,三辆小车九人统一驱车从县城出发,经环山路绕过水陆庵,沿312国道穿山洞、过河流,缓缓驶进蓝桥境内。
窗外青山绿水、碧空如洗、空气清新,眼前一片片绿意盎然直扑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凉爽的山风不时吹进车里,一下子把大家的心情带动起来,个个欢天喜地、笑意盈盈,仿佛话语都变得多了,语速也变得快起来,都说比在家吹空调舒服多了。尽管都是第一次见面,似乎有了共同话题,没有丝毫违和感,你一言我一语快乐的交谈着,不觉间看见前面的车子慢慢停在路边了……仰望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壮观瀑布,我们惊呼美哉!妙哉!壮哉!因为雨水期刚过,流水量比较大,恰好让我们遇见了,这么美的瀑布不是天天能遇见的,岂能错过合影留念。只是工人说因为修建不让上山,我们又掉头找到另一个入口,寻找蓝关古栈道遗址。
穿过高速公路旁边一个偏僻的铁栅栏门,车子缓缓驶进一处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杂草丛生,仅一辙路,顺着若隐若现的车辆痕迹,拐过几个弯,来到高速公路桥墩底下。下车在没过膝盖的草丛中,深一脚浅一脚的小心步行,忽然听见前面张老师指说河床说:“大家看,这有几处石头槽窝,就是当年木栈道的遗址,”说着他形象的给我们比划着木栈道的搭建和沿河趋势,我仔细看到脚下河岸是整体大石头,上面的确有几个深深的槽印,顺着张老师指引,前面还有许多,张老师说过去人们就是用这些石槽窝沿山体搭建木栈道,通向河对面山底。其实这很像我们现在修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近几年修建高速公路,放炮把这座山劈开了,破坏了木栈道的遗址,只留下这些石槽窝了。河床很低,我们只能远远站在岸边拍照,但是镜头放大后,明显可以看见很多密集的石槽窝窝印迹……抬头望着河对面高速公路上来来往往呼啸而过的车辆,真的佩服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坚强的毅力,我似乎真的穿越了,看到肩扛重物的农民、手挥皮鞭的军人正在赶斥马队、骡子,小心翼翼的行走在木栈道上。
人称“诗画蓝桥”的美名,与文人墨客留下的题诗有关,也和民间传说有联系。大家熟悉的尾生抱柱、裴航娶云英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古蓝桥河上。一村民房后的巨石上赫然有“拾玉臼杵处”、并署名“西蜀罗文思”,呈竖式字样。石碑刻是倾斜的,被土掩埋了一大截,为了拍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我弯下腰拍了几次……又一农户家保存着的石臼(石对窝子),印证了裴航求药的爱情传说,如今被村民用做捣蒜器。大家都遗憾:这么重要、这么珍贵的文物,没有被好好保护,真的很痛心啊!蓝桥河边发现的两个八尺间的石柱槽窝印,佐证了这里曾经是搭连山石铁索桥桥墩之地,尾生抱柱的凄美爱情故事感人之深、守信之道让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如果可以还原情景,打造文化载体,对发展全域旅游大有益处。有人因故事情节和感染力与译制片《魂断蓝桥》异曲同工,产生联想,当然桥名纯属巧合( 电影是英国滑铁卢桥),却反映出中外人们对爱情的忠贞信守,把殉情的方式叫“魂断蓝桥”了。涉及有关详细情节感兴趣的亲们可以百度,剧本、史书、诗文均有不同程度记载,一目了然,我不在重复。其实关于《蓝桥相会》还有第三个版本,“桃花砭”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爱情故事,今后如果身体允许我也许会去桃花砭看一看。
诚然古蓝关驿更是韩愈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出处。村里有老人清楚的记得58年大炼钢铁修路时还见过,之后修国道时古蓝关门楼才被拆毁,该诗句曾经作为古“蓝关”驿的门联呢!有人说这是韩愈写给侄子韩湘子的,和韩湘是一个人。其实不然,教科书上诗题目明确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关系很确定是侄孙韩湘,是个读书人进士,字清夫;而韩湘子是一个道家弟子,字北渚,修炼成仙的故事,即“碧天洞”。我惭愧,多少次路过却不知道是心心相念的蓝田八景之一“蓝桥仙窟”之地,汗颜啊!今天有幸参观,听着张老师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解:韩湘子在“碧天洞道观”修炼成仙,故又称“湘子洞”,此洞是终南山上全国唯一存有神仙灵骨的道家祖师庙……我这才恍然大悟:此韩湘非彼韩湘子也!一个是道家一个是仕途,而且字不同!感谢张老师解开我和其他文友心中多年的疑惑。蓝桥仙窟果真名不虚传,自古属道教仙境“瑶华洞天”,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第五十六福地,洞内可见匾额“洞天福地”、“碧天圣境 ”等。这里周围山脉都是坚硬的花岗岩,只有此洞是喀斯特地貌独有的白色石灰岩和黑色的玄武岩,一直通到辋川的锡水洞,可惜正在维修,洞前的“一斑可窥全豹“。此后,平凉将军大书法家颜真卿,大学士裴航、云英夫妇等相继在此修道成真,成了得道之地而名声大噪!你看,楼顶上三位道士一直在大太阳底下认真做法,纹丝不动!鸟瞰蓝桥街农家乐随处可见,根据村主任提示,下车后我还特意跑到“碧天洞”古碑前看了一眼。
当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蓝关古道的分路口时,我不禁哑然失笑了,因为沿公路上去是王顺山景区,直行可达到商州牧护关境地,我去年春天来过。而沿水泥路坡道上去的蓝关古道我从未去。唉!这个路口我多少次擦肩而过,今天慕名而来,终于踏上征途了。合影留念后,车子沿着坡道“S”形曲线缓慢爬行,路面平坦,但是坡陡弯急,即使是加宽的路面也常常让我心惊肉战,一个急转弯让人第一反应赶紧抓住上面把手,防止身体左右摆动,就这样来到了十二筝(窄)坡。张老师和同行的年长老师讲到:此处是一道平缓的坡地,大约20、30米宽,重修尧山公路后,这里被废弃了,但是它的地势地貌很明显,符合作为入蓝关古道第一道屏障、成为当年兵家必争之地的条件,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坡底的万人坑印证了无数场的战争。张老师说:“古蓝关道其实由一组关隘组成,从军事防卫的角度看,蓝关的地理坐标并不是一个点,而是由四五个防守点连成的一条线。在这条长达40里的守防线上,历史上存在过5处关隘,即:筝坡(窄坡)关、六郎关、鸡头关、青泥关、峣关,筝坡主要防御、遏制来自东南方向的威胁。
车窗不时吹进白皮松的清香,天空湛蓝湛蓝的,白云丝丝缕缕点缀其中,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万里无云、天空之蓝。当到达六郎关时,张老师说,这是因杨六郎在此守关而得名,现在更为锡水村,属辋川镇辖制。经张老师引荐,在一村民家门前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古蓝桥桥墩石条凹槽,榫卯结构痕迹明显。村后坡上有一株白皮松王,因好奇,我和几个文友手拉手,互相搀扶着上坡一探究竟,果然不枉此行,好大的珍稀树种,树身有古树牌标志,当地人把它当神灵一样来敬重,底下的香、腊、树上的红飘带,都是村民用来祈福平安的!树枝繁茂、树身很粗,一人合抱不了,太壮观了!它是我们县目前发现最大的白皮松树王呢!沿途村庄的土木结构老房子,门前花红树绿,金灿灿的向日葵,黄的山杏、红的桃子、绿的核桃,红艳艳的芍药,还有蔬菜新鲜的让人垂涎三尺,西红柿、豆角、黄瓜、葱、青菜……鸡、狗、猫不怕生人,把你跟前跟后,家家户户门前自来水龙头下水格外清凉,树下砸糍粑的大石头、门前大石条可以躺一人乘凉,看到这些久违的场景,似乎回到了我的老家,让人心一下子清静了,恬淡了,瞬间身心得到净化,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主人热心的邀我们坐下来乘凉、喝水、歇脚,给我们拿来菜刀让大家切西瓜,我们一边同他们唠嗑,一边观赏邻家门前的各种奇石怪石,还看见了榆木疙瘩,野百合——山丹丹,细看它们的叶子还真不一样啊!张老师拿着一个黄色和红色花问大家,我知道是萱草,也是我们吃的黄花菜,他笑着说对,但是你知道它是我们中国的母亲花吗?听着张老师母亲花的故事我们都点头称是!
进入七盘坡拐向下坡路,在乱石岔崖壁上,看到了摩崖石刻,这是文友张天正老师发现并被张效东老师复原证实的:蓝橋僊境(蓝桥仙境)。脚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段蓝关古道遗址:废弃的石道有两尺多宽,荒草丛生,险象环生,有一段路上一块块方块石头排列整齐,痕迹吻合,我顿时激动不已,心想能走在古蓝关路上我很骄傲!还有一处位于蟒石湾的公路北侧石崖上,成竖长方形楷书刻文:
皇清乾隆拾壹年丙寅季夏谷旦
陈大丞捐修大路,化险为平。士民商旅公颂功德,勒石为记。
公讳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临人,雍正元年癸卯解元词林。
各省往来客民公立
张老师他们依据刻文模式推断都是道光年间留刻的。
之后在风门迎风招展中鸟瞰辋川,指点江山,哪里是李家河水库、哪里是锡水洞、哪里是岱峪……一个个激昂文字,满腹经纶。这几位文友都是职场退休的,有人来过蓝关古道,有人参加过古道重修扩路,有人是年轻的时候步行过古道,有人听亲戚朋友说过古道之险,赶骡子、肩椽扛檩、背面走亲戚,也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从新修建的宽阔水泥路面上坐车前来,心情自然各不相同。当看到已经废弃的鸡头关兵道旧址时,我原本打算步行15里,体验徒步穿越古道,在薛家山跟大家会合的雄心壮举打消了,因为此处早已被野草覆盖,荒无人烟,看不出道路痕迹了,又是夏天,黄昏时分倒不担心热,最担心的是草丛中有蛇之类的危险,于是放弃了挑战。张老师说这里是秦始皇南巡两次都走这条线路的兵道,他考察期间步行过三次,真的为他老人家的严谨治学精神点赞!不服不行!而我考虑安全问题还是远眺山脉,放飞视野,给眼睛过个生日算了!
7点多,我们来到薛家山,也是今天探寻最后一站:青泥关。这儿曾经是旧县城遗址,不远处营上村就是青泥(白灰)的出产地,曾发现石灰槽。关于县城迁址称峣关、青泥关、蓝关,《陕西通志》《长安志》均有详细记载。远望新县城 就在眼前,高楼、公路、河流、田野尽收眼底,一目了然。此次古道行圆满结束,大家恋恋不舍的相互告别上车,离开薛家山,驶向县城……
其实关于蓝桥古道上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从朋友圈、网络上都有过一点了解,但是这次探寻让我更系统也更深入的了解到它,记忆更深刻更难忘。这正是我常给学生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这次蓝关之旅,虽然无法体验韩愈蓝关阻雪的苦楚,却进行了一次蓝桥文化历史的熏陶,我愿意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加入到张老师宣传、呵护蓝桥历史文化的队伍,学习他老人家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和谦虚谨慎的学者风范!太佩服张老师的记忆力和执着精神了!感谢张老师这一天不辞辛苦的讲解,同时感谢各位文友的陪伴,感恩所有的遇见!此乃:
晴空热浪山风凉,古道遗址探寻忙。
闲情雅趣美景伴,车行仙境穿越爽。
下次我一定换好登山鞋,再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徒步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