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我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急匆匆地从食堂买了两个包子,一边走一边吃。等到办公楼五层时,碰到公司老总和一位副总也准备去食堂吃饭。“早!”我急忙说了一句。这时杨总说:“早,康啊,你这么吃饭,不好啊!怎么着也得坐下来吃了这个早饭。”我笑着说:“是,以后立刻改正。”老总接着说:“你这样吃饭,老是感觉不太像回事儿,给人一种流浪的感觉,火急火燎的,心里不定啊!你现在也成年了,心不定可不好。再说,吃饭就得有吃饭的样子,你怎么能不当回事儿呢?你得把吃饭当回事儿……”
你得把吃饭当回事儿;你的心不定。这两句话在我心中久久回荡,使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
自己已过不惑之年,说话办事不够沉稳的毛病一直没有改变,这么多年连吃饭都不当回事儿,真是让人可笑!老板这两句话,一下子说到我的心坎中。
其实,我一直有把事儿不当事儿的毛病。事情来了,自己想法应付过去,甚至是蒙骗过关,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每一件事情,也很难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不来事儿吧,感觉闲的慌;事儿来了吧,就想法应付过去。多年来一直就这样蒙混着,自己是真的不把事儿当事儿。现在想来,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锻炼自己,历练自己的一次机遇。不是身边的机会太少,而是自己敷衍了事的态度,把眼前的机会不知不觉地放弃了。一个小小的早饭,都能在别人眼里看出问题,可见自己的问题有多严重。
为什么自己会不把事儿当事儿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待事情的态度不端正,过于随性。反正自己认为怎么舒服怎么来,却忽略事情本身的意义,错失一个个锻炼自身的机会,说明自己的觉悟和意识有问题。
二、心不定。心中杂草丛生、杂念四起。在工作时,一会儿看看微信,一会儿浏览微博,一会儿逛天猫,一会儿又去QQ。自己的心思始终飘忽不定,如风中之烛光,忽明忽暗,随风摇摆,随时都有被风吹灭的风险。自己把主要的事情次要化,次要的事情主要化,这种颠倒主次的行为,就是心不定的典型表现。
三、心不静。由于接触外部的信息过多过杂,所以因外部事物的干扰,使自己的心无法沉静下来。我不需思考,外部事物可以告诉我一切。可是,外面的信息变化多端,一时一个样子,自己的心思也会随外部信息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个同事的朋友因车祸去世,在悲痛的同时,感觉到世事无常,于是就会对自己说:“何必自己难为自己呢,命运无常,及时行乐才是最重要的。”过段时间,另一位同事说,他的朋友经过自己多年努力考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现在挣钱很多,刚在北京几环又买了套房子。自己立刻全身充满力量,于是对自己说:“我也要学习,也要努力,我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这种时而低落,时而激昂的心情,一年中至少得来几次,心里压根静不下。
心静不下来,心也就定不下来;心定不下来,事儿也就不会当回事儿。思来想去,根源还在自身,是自己没有把定位找准。现在的我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没有方向,没有目的,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是什么,自己毫无定见。
我是谁都弄不清楚,还想着变成别人口中所谓成功的那个他!真是丢了西瓜,也拾不起芝麻。
别不把眼前的事儿不当回事儿,你应付了它,它势必也会应付你。如果这样应付一生,那么你这一生也会应付你。不是我们的命不好,运气不佳,而是我们没有把身边的事儿当回事儿。你不把它当回事儿,它怎么可能把你当回事儿。我们的命运、生活都是由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儿构成的,你认真对待它,它终究会认真对待你。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儿,从现在做起!通过做事儿,倒逼自己认清自己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