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钓不到鱼这件事,大家都有发言权,我每次钓不到鱼,回来都会复盘分析,我会通过分享我的一些经验来解答。
每次,别人能钓到,我就是钓不到?
别人都能钓到,表示不是没有鱼。
你就钓不到,表示和别人有差距也不是完全没钓到。
-
每次,应该也是经常钓鱼的朋友。
钓位
钓位问题是钓鱼中相对明显的先决条件,每个季节都需要找到合适的钓位,一般到钓友聚集的水域,鱼获的差距都不会太大。即便对水深要求不太在行,也可以通过观察,鱼口好的钓友,基本都可以判断自己所在位置的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就果断调整,有时候会有奇效,季节性的钓位特点和深度,都相对固定,标新立异不需要用在钓位的选择上,毕竟鱼在什么地方,这都是先决条件。
线组与调校问题
线组的调校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办法,钓蚯蚓和饵料有些不同,如果钓蚯蚓,在渔获好的季节,不可能有太大差距。接下来我们讲讲饵料和线组方面会出现的问题。
钓的太钝或太灵问题
钓的太钝只是相对的,即便是钓的很死,比如重铅下底,鱼口好的时候,也会上鱼。但慢慢窝点鱼变少后,就会感觉突然停口。
钓的太灵敏,吃口抓不到,空竿或挂到鱼的机会就变大了,窝点就会有影响,渔获自然也少了。
浮漂调整与验证方法
用浮漂上面一个太空豆,将浮漂做好记号,向铅坠方向移动30公分浮漂或一漂距离,拉饵(可以拉大一点)抛满竿,等待浮漂漂目出现。
如果漂目超过平水,在1但到2目之间,表示没问题。
如果漂目,在3目以上,有可能漂目太高,容易悬底太高,需要修正漂目,可增加上鱼几率。
总是上钩上鱼,也没有双尾问题
鱼吃钩和线组有关系,别人不停口时候,但我中鱼慢或没口,这时候需要观察起竿后,钩上的残留情况,如果下钩什么都没有,上钩还有,表示鱼在吃饵,可能钓的太钝了。需要再次验漂后,钓灵点再试。
鱼钩和线组搭配问题
鱼钩大小,会直接影响钓鱼的渔获
钩太小,小鱼吃饵容易,渔获普遍偏小
鱼钩过大,上鱼的个体会大些,但鱼口会慢,吃口也不会太好。
子线大小的问题
子线过大缺乏柔韧性,鱼吃口反应会迟钝
以上通过可能出现的问题,举例说明,方便对照判断。
涉及部分验漂问题,可以借鉴变通。也可做为常态解决问题第一排除法,验漂不光可以判断调漂是都有问题,还可以判断漂本身有没有问题,比如阴漂问题,对钓灵钓钝也可以判断出来。
饵料搭配与味型
饵料味型比较容易让我们第一个怀疑,毕竟没有鱼吃钩,那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吃的饵有问题
饵的问题
@ 饵料味型问题
一般钓友,在不使用小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排除
是否用了多种浓香型饵料
一般味型饵料比例过重,开窝快,但容易死窝。感觉鱼星多,但不给口,偶尔有接口,正窝就是不开口这样渔获自然不好。
死窝就需要换饵料换窝点,竞技钓因为分配固定的钓位不可以换位置,所以会有针对解决办法,那也是出于尽可能的多钓几条鱼为目的,野钓没必要。
饵料粘性有问题
一般表现在,饵料拉的大,但鱼吃口给信号后,空竿比较多,偶尔会中鲤鱼。
这种情况是,饵料抛竿入水后,大团饵料脱离钩子,钩上残留少,鱼不容易吃钩,多半是吃飘落的饵料蹭线,有些情况黑漂都空竿,并且过一会就会漂目升起来,这是雾化太快。
拉丝粉过多
鱼吃饵其实只要有飘落饵,基本都会吃,如果拉丝粉过中,饵团拉的很大,但入水后还会膨胀,如果拉丝粉太多,鱼儿吃口有动作,但中鱼率低。有时候起竿不上鱼,钩上也没有残留。
饵料方面是在浮漂调校没有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分析。
钓法问题
理论上野钓,如果钓友鱼获丰厚,你和他差距过大,那么钓技方面即便有差距,但也不至于差距太大。
飞铅的目的是鱼不太下底,或希望吧鱼打到上层水域,让鱼抢食,这样鱼口好,上鱼快。一般在竞技赛场上,想在鱼口好的时候,再增加更多的渔获,会考虑这样的变化。但野钓一般会用鱼于中上层鱼类,或那些吃饵习惯,不容易吃到钩的鱼种。
这些钓法,不容易掌握,主要是不常用的钓友,不容易发挥出效果。
以上是我我通过钓鱼基本操作流程做出的,可能影响渔获差距的问题分析。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是人为不可控制的。如果可以掌握,以上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方法,基本可以满足于野钓,缩短差距。
其实钓鱼人还有一个地方需要自己克制,心态一定要好,要平静不能浮躁。
在竞技赛场,就有时候几条鱼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导致动作变形,甚至窝点都会废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到野钓的。我们想获得比别人更多的鱼获,这个方面也是需要自己锻炼的。
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排除问题,再解决,心态可以决定一切,钓鱼也不是今天明天的事,慢慢积累。
我是酷湖卓哥,关注我,为你分享更多野钓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