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hiteDeGrace
谢谢你,我慢慢发现真正的自己。
何为亲密关系?从字面意思上看,多指异性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最开始阅读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是一年多以前的事,近来,因一些事情常常困扰自己,便再次翻阅此书,感受与收获良多。
本书的框架由期望——幻灭——内省——启示四大块构成。以下是所得一些感悟与想法。
期望
每个人都有归属感与被重视的需求,我们渴望爱和被爱,同时,我们渴望自己被关注,证明自己是重要的。
谈到期望,首先说说愤恨,二者联系紧密。愤恨是不满足,悲苦,失去信任感的组合,而期望是愤恨的前身,期待得不到满足,无法满足自身需求,人会产生一系列情绪,愤恨就是其中典型表现。
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先选择最符合自己期待的人选,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改造另一半,比如希望对方温柔点,绅士点等等,若改造难度太大造成失败,原先希望幻灭,对另一半不再抱任何期望,一段关系基本也预告结束。
“亲密关系失败”的原因大都由恐惧和无知造成,想靠近,却害怕靠近后伤害到自己,在无助的情况下,回避与离开是一种能够保护到自己的方式。
亲密关系中,我们渴望被关注,以致于我们一直处于竞争的状态中,通过“竞争”来证明自己的特别,得到重视。从小时候比学习成绩,到长大后比事业,比家庭,我们似乎陷入一种“只有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我方可罢休”的循环之中。
幻灭
期望得不到满足,甚至开始走向幻灭的时候,常常出现4种偏差行为: 其一,引起注意。 其二,权力斗争,这时候,人开始愤怒,此时的生气更多是麻痹痛苦,让自己获得想要的控制感。其三,报复心理,我得不到满足,你也得不到满足。其四,自我放逐,此时人容易出现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无止境追逐需求,另一种是放弃期望,自暴自弃。
两个人在面对痛苦时,常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面伤口,承受心碎的风险,但是这个选择带来的代价与伤害太大,为了保护自己,争吵与生气反而成了更好的选择,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或者专注并夸大事情,来分散注意,然而,这个选择短期获益,却成了潜伏的定时炸弹。
内省
内省让你了解,你一生中所做的牺牲,都是为了埋伏在你心中的“坏人”而做补偿。虽然弥补伴侣的放纵不是你的职责,但对方的放纵行为确实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有能力对伴侣的行为做出响应,而不是采取牺牲的方式。
内省开始的指标:在亲密关系中,因失败和无力感而想放弃的这种经验。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循环模式 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可以尝试跳出问题,从第三者角度看问题,分析左右为难的选择,并相信问题都会被解决,而你有能力为自己的事负责。
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不断地牺牲,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罪恶感,同时,为了确保不被离弃,牺牲成了一种常态。
内省阶段目的:检视自己的内心,找到生活中所有问题的源头。
怀疑是小我用来维持你的自我局限观念的工具,它会为了阻止你了解真正的自己,控制你所有的知觉。
启示
选择意味着责任。当你为了做而做,为了回报去付出,得不到自己预期的回报时,失落愤恨是自己要承担的后果;反之,可以选择允许,允许各种情况的存在,允许自己不以回报为目的,去培养自由选择的能力,即“无私的明辨”。
幸福需要反求诸己,到最后,你会惊讶的发现,你与每个人的相遇都会成为神圣的邂逅,因为你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