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三年,浙江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然环境保护的好,山好水好,每一条山上下来的溪流都清澈透底,让人有种忍不住想捧起水喝上一口的冲动。遇见深一点的小河,都会心生点点遗憾,不由脱口而出,“如果夏天来,我一定要下河好好游上几圈”。好像这样才能不辜负了这一池溪水。
这次,我们选择了温州的雁荡山走一走。
我们乘高铁到达雁荡山站。高铁站通往景区的公交是免费的,各景区之间往返的车辆和最后回高铁站同样也是。这倒是生平第一次所遇见。
我们买的是套票,140元,含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
第一站我们去的灵峰。顺着山道修出来的小道,曲径通幽。茂密的大树把炎热遮去,光又透过树叶落了下来,斑斑点点的倒影在小溪和旁边的小路上,路上再偶遇一些山林间的小动物,这种感觉就非常好,一直走走非常惬意。只愿身在此山中,会不会就是由此而来。
到了一定年纪,很多时候,我们去一个地方,要的是一种环境,给我们的主观感受上是舒服就可以。这种感觉家门口的公园有时也会有。
观音洞是景区的一大特色。一座山的高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山洞,像两个手掌轻轻拱起形成两个椭圆合在一起。在这个半山洞里修建了佛祖雕像放在那里祭拜,大的小的大概有近百个,因为对佛祖的敬畏就没有拍照片。两个椭圆合在一起的 缝隙处,常年有水滴落下来,落在一个小水池里,小水池里的水顺沿下去,汇聚成溪。
景区有一条小道,没有多少人走。入口处警示牌有写到,“此处有名贵药材,采摘着罚款3000-5000”,路两边的大树上都有拉电线并装上了摄像头。走了大概有二十分钟,我们也没发现名贵药材在哪?路上遇见一本地人,经他指点,原来这名贵药材都是种路上的,铁皮石斛。他告诉我们要想东西好,要种上两年左右才可以采摘,要长到经脉有点发黄才行。后来我们见到了大蓬种植和盆栽的那种。这种市场价就比较亲民,盆栽的石斛三十元一盆,加工之后也便宜很多。
第二天我们去了灵岩。从我们住的地方走到那里并不是很远,我们选择了顺着河边小路步行过去。路上风景也很不错。看见了一村民在种生姜,看样子像我们市场买来的整个生姜头埋在挖好的小坑里,本想和村民聊上几句,问他,这样埋下去之后长大,一个生姜头是不是会变成好多个生姜头。显然自己又觉得这话很无知似的,便离开了。
遇见一情侣在溪中的石凳上拍照,我建议他们脱了鞋站在水里拍一张,男孩子用手试了试水,对女友说,水太凉了,还是不要下去了。
快进景区两百米处,有村民在收停车费20元一次,不计时间,这停车场地也就是马路两边的草地上树荫下。村民大姐说话也实诚,也就趁着假期挣点钱。
灵岩(又叫小龙湫)和大龙湫景色大径相同,瀑布大小的不同,灵岩还有一条玻璃栈道是大龙湫没有的。玻璃栈道因为要排队一个多小时候才能排到,我们选择了放弃,而是选择花更多的时间走一走,腿酸了就沿着路边的石路坐下来歇一歇。与其人挤人不如做做深呼吸。
夜市上,我和另一个外地客人一起买枇杷,一个年纪大概10岁不到的小男孩挺熟练回答各种枇杷的价格,而且也很清楚其他产品的售价。当提到我们多买一点,能不能便宜一点时,小男孩多了一分不知所措,只好用撅撅嘴一直摇头来回答我们。直到家长过来招呼我们。
因为想吃烧烤,我们去了镇上唯一一家烧烤店(这个镇不在景区)。我们去的时候,里面没有客人,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的时候,老板热情的迎了上来。我们提出想买点羊肉串带到对面的海鲜店去吃。她建议我们在烧烤店吃,让海鲜店的菜送过来。因为海鲜店的客人比较多,我们接纳了她的意见。然后店里的7张桌子陆续坐满了6张。这过程中,老板的儿子,这个孩子大概13、14的样子,已经能自如的参与到父母的经营中,没有一点拘束感,闲暇之时,妈妈在玩游戏,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询问孩子。后来在闲逛的时候,在其他店铺里也能遇见这番场景。和本地人聊天,他说,我们温州这边有两个观点比较根深蒂固,一,成绩好的都是给成绩不好的打工。这个观点抛出来,估计会被一群人吐沫星子淹死。他和我们简单的说了一下,从他爷爷或者更早一点的祖上都是从商的,我们这种观点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而且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不给别人打工。二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他早点承担起生活。
行走的路上,这些见闻简简单单,确也真真切切。记录下来,等上了年纪记忆变得模糊不清时,再读一读,会不会有另一番理解。
雁荡山这个地方靠山又靠海,美食还是挺多的。话不多说,见图。
乌米饭
山间的蜂蜜
鱼丸汤
这个当地人叫海菜,用水煮开,凉拌即可。味道确实不错。图片是网山下载的。
花螺,本地人建议我们花螺的底部要一起吃。我们尝试了一下,有点螃蟹前面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