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临近了,又有点心焦。
考试折磨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老师。没有哪个老师愿意让学生考差,也没有哪个老师对名次百分百不在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虽然相对于欲望较强的老师,我淡定很多。但还是有点忐忑,因为上次月考排名靠后,虽然平均分相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压力的。因为出去培训,不能说对教学没影响,我只希望比上次有进步。这些年无论接手怎样的学生,一年下来,名次都是往前提,这是也为自己设定的底线。别人也许看到的只是名次,我关注的却是学生的成长。每每被毕业的学生幸福的忆起,每每听到高中的他们传来的语文好消息,每每收到他们节日的祝福,每每和她们在网络上谈天,我知道,这就是领导看不见的“教育”。“心”见到,足矣。
说实话,这么多年没接触七年级的小孩,真真有点不适应。
基础必须抓好,但实施起来效率真低。一个字,一个词,让学生找出,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口述,不同颜色标出,再落实纸上,无数遍叮嘱,分解加释义,考试时竟然还有会出错,况且不是一个。有些小孩,对字简直太不来电。在一些小孩眼里,字就是不管怎样连,葫芦画瓢而已。抄写都会出错,再去看,再去写,还是错的。呜呼!按着抄都抄不对,何况去自己写。最可怕的是,纵使你绞尽脑汁,都想象不出来那种错,即使最简单的字也会“缺皮少毛”。多一画,少一画,随便画。左边的,右边的,随便安。四句的诗,得出七八个错字,且错得离谱。这哪是写字,纯属造字。拿“随心所欲”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我曾暗自谴责,小学的语文老师不教字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形音义,不分家。任何孤立机械地教识字写字,都是一种误教。但即使自己花尽心思地让他们去观察、去模仿、去比较、去理解,还是与预期相差甚远。真是山长长,水长长,路漫漫啊。
回想前些年,没有过这样的艰难。仅仅写正确的字,标正确的音,就难死一群猴哥了。哎!
阅读,更是“胡乱一气”。很长时间不敢讲题,看到那种状态,真的像见了刺猬,想吃却无从插嘴。题目都读不懂,还讲啥啊?基本内容都说不清,还做啥啊?整体感知都没感觉,你给他讲做题技巧,纯属“贴膏药”,贴了还不如不贴。一直以为,阅读得有沟通,而不是教师自己的自说自话。你自己嘚嘚完了,他们还是一头雾水,唾沫都白费了。不愿做那样的机械傻瓜。就题讲题,就答案读答案,那不是语文,最起码不是我期待的语文。可以慢,可以渗,唯不可以替。
面对考试,淡定。发现问题,反思。
再次告诫自己:沉下去,再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