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订婚那天,大姐家收到了不少鸡蛋。我们这里的习俗,女儿订婚,邻里壁舍亲朋好友都会送鸡蛋祝贺,十个八个或者二三十个。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果子,回礼是煮熟染红的鸡蛋以及橘子、面包。所以,我们这里,生了女孩儿,一般说是“果子架”。
鸡蛋太多,一时吃不了。因为要给女婿的鸡蛋提前一天都煮好了。大姐就把两大箱子鸡蛋分赠给我们:三姐、四姐和我,我们仨一箱;母亲、我哥和二姐,她们仨一箱。因为我哥和母亲并不一块儿住。
一大箱子鸡蛋带回来,我们也犯了难:怎么解决呀?我们也一时吃不完。后来就商量不如把它们变成变蛋,久放不坏而且风味独特。
因为是四姐夫开车,所以,鸡蛋运到四姐家,上周五的事。四姐说要用老方子变,小时候的味蕾记忆还在。那就用老方子吧。
要用到草木灰,大姐家拿来的不够,周一四姐打电话让我到学校所在的村里找一点。我哪里能直接入户去找?发动学生:“谁家是烧柴禾的?”有几个孩子举了手。
“明天从家里带一点儿草木灰来,最好用筛子筛一下。”
“知道了,老师。草木灰是做什么用呢?”
“草木灰可以做肥料……”我不能直说是变鸡蛋呀,不然我的孩子们又该流口水了。
周二早上,带了五包草木灰来。周三早上,我带了五颗糖到教室,作为感谢。原想着变好了鸡蛋,给他们带几个,有一想那也未免太久了……
昨天下午放学,四姐打电话说晚上变鸡蛋,让我和三姐都去,帮忙。
我们把鸡蛋从箱子里拿出来,数了数,九十多个,补齐了一百个。五包草木灰,加上大姐家的,共是六包。有的没有过筛子,我和三姐用豆浆机里的滤网,把草木灰又筛了一遍。四姐下班后去一个手串店里取来了木渣,居然算是崖柏木的木渣!
把竹枝和柏叶放进锅里,煮沸,取水用。
四碗草木灰,一包盐,二两花椒面,混合,拌匀。
取个盆,鸡蛋放下面,捞出竹枝和柏叶放鸡蛋上,用柏叶水淋一下。四姐一直怕把鸡蛋泼熟了,哪里就能呢!只不过热水浴一下鸡蛋,更好入味而已。
水淋到鸡蛋盆里了,再把水控出来,浇到拌了调料的草木灰里,搅成糊状。
四姐说的四碗,应该是普通碗,我们用的却是一只七寸碗。以至于把一百个鸡蛋都均匀地糊上了草木灰泥,又在木渣里滚了一下,像面包糠一样漂亮柔和了。我们的料还没用完。
把家里的二十四个鸡蛋又用上了,料还是剩余。我又出去到超市数了三十个鸡蛋,回来,依然是我放鸡蛋进糊里,三姐把鸡蛋滚动,让它们全身涂匀,夹起来,放进木渣堆里,四姐再把鸡蛋在木渣里滚几个滚儿,然后,轻轻地放进塑料袋里。一个鸡蛋,要这么滚来滚去好几次。真是好吃难做呀!
我就想起了一句话——人在世上,就是找吃的、吃、消化吃的,三件事。我说出来,大家都笑了。
我们从下班一直忙到八点多才算把一百五十四个鸡蛋摆弄好了,据说放到阳台上,一个月后就可以吃。
四姐不停地说,咱们这可是崖柏木渣变的哦,可是再不能了。
我们都期待着自己亲手做的变蛋的味道!
我们家,很多小事都可以通力协作,其乐融融。记得许多年前,我四姐还没有出嫁,一年冬天,为给她穿上新做的棉鞋,我们全家都使上劲了:我和我哥蹲着给她穿,她使劲把脚往鞋里蹬,我三姐拿着鞋拔子准备着,我父亲和母亲在旁边加油……
到了夏天,用凤仙花包指甲,也是捣花的捣,摘狗桃叶的摘,拿线的拿,一晚上坐在一起,互相包,第二天要比谁的指甲红。
细碎的生活里,有温情,有这个世界的温暖。
我一直不明白,班里有两个孩子,明明家境一般,却总是带零食到校,很多零食,超过班里其他家庭完整正常的孩子。而且,屡禁不止!
直到今天,我把两件事联系起来,才突然明白——那零食,分明是爱的代偿。
因为没有足够的温暖,家里人有意无意就难免多给一点儿零花钱——孩子都够可怜了,没有妈妈。
可是,再多的零食,代替不了朴素的母爱,孩子还是行为乖张,不合常规。而且,明令禁止的零食入班,带来不少的纠纷和麻烦。
就像刘爽,我总是让他多厚点,以免冻着了,他置若罔闻。有一天,我回娘家,早早出门。晚上回来时,刘爽说:“妈妈猜猜我今天穿了几层衣服?”
我莫名其妙。
“妈妈,我今天穿了五层!”
“那为什么我让您穿您总不肯呢?”
“因为妈妈在家呀。妈妈的温暖是不用衣服的!”
哦,原来!
刘爽无意间说出了一个常理:妈妈,就是温暖。
如果您碰到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你一定要感谢他的家庭——温暖的家庭才会滋养出温润如玉的人;如果碰到一个万事计较不休的人,您首先要怜悯他,他来自一个缺少安全感缺少满足感的地方。——人是环境的产物,不是吗?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足够的温暖足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