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派」,专注互联网价值传播,为你分享大连接时代的一切!
本文大约1800字 阅读需要5分钟
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从事运营岗位使我有更多时间去接触时事热点。过去的2017年,整个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一年的更新迭代,在这一年里有哪些热点进入了我的视野,这些热点背后又引发了我怎样的感慨。笔者挑选了一个2017年末,互联网负能量关键词“共享单车”来展开。
谈起共享单车,我能想到的只有跟风、倒闭、亏损等负面关键词。尽管我对共享单车是有着绝对正向思维,但由于过多直线思维创业者的入市,与相关创业丑闻的出现,让共享单车这一资本新宠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高级泡沫——
由共享经济衍生的产品共享单车,自2015年起就已悄无声息的拉开了资本战,2016年又一度成为了互联网行业内风口浪尖的话题制造机,再到2017年多家共享单车平台接连宣布倒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有着太多跟风入市的创业者与资本,他们甚至对自身项目的商业模式都还没摸清就跟着大环境风口一股脑投身其中。他们也许在想,就算项目没做大,后期被并购也是不错。甚至可能本身就是冲着被并购的想法开始做。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也许没想到这种靠塞单车和补贴来比拼的项目,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并购的,因为自己的车都把各个渠道塞满了,合并过来的车有什么用?
更不必说,还有些无良的创业者,打着寻找“融资”“合伙人”的旗号,以当时火热的“共享经济”一词作为诱因肆意网罗萌新资本。成本200元左右的单车,“合伙人”认购的价格定在1100元?单车预估均价300元左右,ofo低于300,摩拜轻骑500以上。
也就是说,所谓的“合伙人”才是真正的客户,是最终的买单者。共享单车是否赚钱根本不重要,反正创始人已经赚到了“合伙人”认购自行车的钱。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铺天盖地的“连锁加盟商”模式,名义上是招加盟商一起销售产品赚消费者的钱,实际上只是为了赚这些加盟商的“原料费”、“培训费”、“装修设计费”、“加盟管理费”……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
笔者不算是什么业内人士,更深层次的商业模式也没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能从外行人角度总结归纳的有以下三种:
1. 使用费用
共享单车主要盈利模式是按次收费,在我看来这种商业模式运营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才可维持,一旦资金耗尽又没有新资本的支撑,以现有的收费标准(1元/小时)根本无法负荷共享单车高昂的生产与维护费用,然而共享单车确实解决了“最后三公里”这一痛点,在更为合理的商业模式下,共享单车这款产品是有着绝对的市场价值。
2. 广告
这是笔者认为最有可能也较合理的盈利模式。
以现在的共享单车投放量,这无疑是很好的广告投放工具。例如,在中关村附近,可以与中关村某特定餐馆合作,在其500m内停车免收使用费用。结合大数据分析, 在app中更可以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
例如A的使用记录显示,他是一名上班族,经常使用单车的场景为往返于地铁站与某高档写字楼之间,以及往返于地铁站与某高档住宅区之间。因此,既可以为A推送一些轻奢品牌的广告,也可赠送A一些在他家附近某精品餐厅/购物中心停车就免费使用单车的优惠券。
3. 金融
企业可利用用户押金进行相关理财投资获取收益。
“但对于押金的保管、使用等问题, 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并无明确的监管要求。不过,摩拜单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对这笔资金也会进行一些较为稳妥的操作,比如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但这样做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保值考虑,并非是为了盈利。”(信息来源:摩拜单车遭遇押金质疑_银行信息港)
由此看出,共享单车已经在使用这一方式进行盈利。但从法律层面考虑,这一盈利方式不一定能持续下去。
总结了三种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其实不难发现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像摩拜、ofo这种有着雄厚资本的企业,据交通部统计:截止2018年初77家共享单车企业中已有30余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
我相信,2018年共享单车将进入一个更大的洗牌阶段,更多的共享单车企业也将会陆续被市场所淘汰,最后形成几家或一家独大的局面。
对于这个时代的互联网创业者有感:
中国有太多的TO VC项目,创业者们往往不想着如何做好产品从而盈利,只想着如何说好故事。这种项目一旦现金断流,就无法自给。
创业者还需要回归商业逻辑本身,首先要想一个问题“不拿风投的钱还能否继续做下去”。
创业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常态,其中的缘由谁也不能全说清。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