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绪,被欺负了、被侮辱了、被侵害利益了、被误解了……都会爆发。大部分人会嚷嚷起来,找人理论;脾气火爆的,甚至还会动起拳头。总之,表达一个意思,“我生气了,不要惹我,我随时准备战斗”!
愤怒是一股强大的能量,会给当事人力量感,但也会造成很大破坏性。在愤怒情绪控制下,一些人往往失去理智,争吵、推搡,打斗,甚至作出追悔莫及的事情,破坏关系,有损形象,违背法律。
于是鸡汤段子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小男孩,他爸爸告诉他每次想跟别人发火的时候,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过了一段时间,男孩觉得自己发脾气的次数少了,钉得钉子也少了,逐渐能控制情绪了。他爸爸又让他一颗颗拔出钉子,并且指着满篱笆的钉眼说,你生气的话会向这些钉眼一样在人们心里留下疤痕,不管说多少道歉的话都很难抹去。
多年前,这个故事让我心头一惊,密布的钉眼和难以抹去的疤痕吓到了我,决心一定不能犯这样的错误,不能让愤怒肆虐。
可是,下了决心管控情绪就一定能控制住吗?情绪就像一头猛兽,如果不是真得驯服它,那么它不是向外攻击就是向内攻击,常说的憋出内伤就是这种情况。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面对愤怒,我们为什么视为洪水猛兽,极力想压制或转化它,或战或逃,不愿在“愤怒”的情绪里多呆一会儿呢?
试着用正念技术和叙事技术来“愤怒”中停留一下……
我们常常会感到极大的不适,剧烈地呼吸、头脑一片空白、烦躁不安、爆发地冲动……如果能有更多力量停留在这个不适里,并且逐渐穿越这些不适,就可能会看到,这些不适通常连接着我们曾经的创伤体验(有兴趣可以了解体感创伤),连接着我们生存本能。
愤怒就像我们的一个壳,它把无力、孤独、哀伤……这些真我的柔软情绪保护(笼罩)起来,以一种更有力量的形式来生存(毁灭)。
遗憾的是,“愤怒”的壳往往在我们成长初期形成。长大以后,虽然环境变了,但壳的模式还在,并且逐渐内化进潜意识,自动左右我们的行为,难以察觉。比如某个人一句话把我们点炸,就是这种模式的自动运行结果。
怎么才能控制住这个“愤怒”的壳呢?
古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今有体感创伤理论都启示我们——“疏”胜于“堵”,察觉和接纳愤怒是开启自我疗愈的第一步。
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我们的愤怒,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管控它。在愤怒中多停留一会儿,正是修复这些创伤、自我疗愈的开始。
但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好人”情结,而集体文化影响下愤怒的状态常常会给人不友好、不和善的印象。
选择接纳愤怒、走上疗愈真我的道路,还是回避愤怒、回避痛苦、选择隐忍或视而不见呢?
每个人有自己的机缘。等你做好准备了,就来穿越愤怒之瀑吧!
————————
经提醒,说明一点:本文所说的在愤怒里多停留一会儿,允许自己愤怒,并不是说要把这个愤怒发泄出去,打到别人身上,而是说通过正念、叙事等心理学技术,帮助自己在愤怒的情绪中多体会、感受一下,允许愤怒的情绪进入身体,并在身体里流动,直至衰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