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留不住的青春
文/大古
这本是一段两个乐队歌手的访谈节目,两个留给时代印象的乐队,水木年华的卢庚戌和BEYOND的叶世荣,他们的歌词记住的是他们流逝的青春,同时也是那一代人对青春的记忆,记得留不住的青春,即使它消逝而去了……
本想以“祭奠逝去的青春”为题,可我并不喜欢‘祭奠’这个词,如果我是看过纪念青春的电影后写这篇文章的话,我相信我会用‘祭奠’这个词的。电影上演的总是别人的青春,而我们却总是听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祭奠青春的眼泪,然后想想我们的青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90后的青春是应该算是平淡的吧,初中,高中算是以我们现在的年纪看来仅所能忆的青春片段了,而我们的青春并没有初恋,父母老师的一番了‘洗脑’让我们那时不健全的人生观错误的选择了被认为一定能成功的道路,初中时连在一起的双人长凳,不间隔的桌洞,桌面上被一遍一遍重复的三八线,两个执拗的小孩的坳气,动不动就爱哭的我们初中的时候就是那么天真,那么简单……
高中的我们并不是电影中的俊男美女,三年的时光我们始终被高考奴隶着,懵懵懂懂的爱恋刚想睁眼时,便被老师父母一起摇死在摇篮里了,高中的我们更像一台整天刷题的机器人,每天机械地重复相同的模式,我们并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疯狂和任性,电影中那些被打掉的所谓爱情的结晶才是爱情的祭品吧,每当我们的模式被内心的叛逆稍微修改一个代码时,老师父母便像程序员一样,及时修改,以便好让我们误入他们的正轨中。被教条禁锢了太久的我们并没有电影中的故作娇情,没有城府,也没有电影中傻X的桥段,我们的叛逆只是隐藏在最深处,一直隐藏着,因为我们怕它会‘见光死’,‘杜甫很忙’的插画是我们无声的反抗,偶尔的调皮也是在袖筒里藏上耳机一边佯装认真学习,一遍又怕班主任不定期的扫描雷达。有时无聊的吐槽也不过是:这题真他妈出的变态,我敢打赌这题老师也不会,然后大家一致的说了一句‘装逼吧’,不过我们还像找到了心理安慰,再义无反顾的去‘自虐’,然后当老师讲题的时候,我们先是认真听课,然后大家的目光默默地投向了那位‘勇敢的斯巴达勇士’,齐刷刷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绚烂了他人生中那一巅峰的时刻……
高三是我们最值得回忆的青春,那时的我们为成绩流过泪,为努力流过汗,为每次的进步高兴过,每天都充斥着酸甜苦辣咸,生活总是那么有滋有味。那时的课堂是每个人的家,至今还记老师的粉笔头扑面而来时的尴尬,不过也好,每次都有那么几个人奉献自己为我们课堂的尿点剪辑。课堂似乎也被诅咒了一样,我们总是突然的安静,突然的大笑,像是木偶戏法一样,哭笑全凭操控的支架。那时高中时期的我们向往大学,现在大学的我们却怀念高中,电影并不能重现真实的青春,青春没有无数次的NG,青春中每个出现的场景都是随机的,无序的,没有特意的安排和彩排。这也许就是我们每次看完‘祭奠’青春的电影总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因为我们经历过属于自己的青春,而我们的青春远比电影中上演的美好和真实,电影中的人不哭,希望看电影的人也别哭……
70后80后的那些长大的老男孩,大女孩们用电影来怀念自己的青春,而我们90后似乎没有那个资格,《小时代》则是利用我们对自己理想型华丽青春的向往,编织了一张供90后膜拜的幻网。青春的放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归于平淡,《老男孩》《再见青春》《致青春》《匆匆那年》歌声中的青春似乎总是带着一股浅浅的忧伤和怀念,听歌的人总是借着旋律和歌词来回想自己的青春记忆。曾经的记忆并不是因为失去的太美好,只是因为那时我们还年轻,所以稍微成熟点时便怀念过去,虽然无法还原完整的青春,但是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当我们变成老男孩,大女孩的时候,再回首时,我们可以在青春记忆断片的空白处链接上自己喜欢的情节……
记得留不住的青春,不谋而合的是自己的淘宝昵称便是“青春回忆 珍惜默守”,大概是想借消费的时候顺带消费一下自己的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