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育才遇到丁老师
天津·高俊雯
丁卫军老师的大名是早就有耳闻的,之前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文字,知道他是“简约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的作文教学的主张给许多年轻教师以恰如其分地启迪。但是我却从未把他与“育才中学”联系起来过。
这次我作为我区“三名工程”的培养学员来到了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我万万没想到在这里我竟然毫无准备地见到了他,这大概是老天看在我求取真经的诚心的份上送我的一份厚礼吧,我必将感恩不尽。
惊喜发生在“七校联谊 同课异构”的评课会上,当时他坐在大教室的前面,我都没有认出他来(之前只是看过他的照片)。直到他一张口评课,我才像被电击了一下似的,屏息凝视正襟危坐起来,猛然感到这个人非同一般,他那专业而独到的点评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恍然间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快慰。于是在确定了他真的就是“丁卫军”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冲过去,倚仗着“湿地” 这一媒介主动认识了他,到现在我都很是佩服自己的勇气,看来人在忘我的状态下是最勇敢的。
随后,我有幸听了丁老师的三节课,两节阅读课,一节作文课。
听课那天慕名而来的不只是初中老师,还有我们同行的高中老师,不仅有语文老师,还有政治、数学、物理、历史老师,在丁老师的课堂上,他们足足过了一把瘾。丁老师用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带着所有听课的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蹙眉深思,他用一个个问题将课文要点串联起来,在深入浅出中尽显了“简约语文”的魅力,这一切足见丁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文本解读视角,不由得让人顿生钦佩。
丁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是在我的要求之下临时加出来的,老师没有任何准备,学生用的也不是自己班的。一上课,丁老师和学生们开了几句玩笑就让学生们准备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从走进教室到上课开始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同学们伏案写作,一会儿丁老师叫停,我看了一下时间大概是6分钟。学生们读自己写的内容,丁老师适时点拨。渐渐地学生们的写作内容丰富起来,丁老师引领着学生用多种描写方法去写人,用对比的手法去写自己的感受。丁老师一点点指导学生们用自己的笔修改自己的文字,可做“加法”,也可做“减法”,学生们慢慢领悟到了写作的方法。丁老师还启发学生“写作不仅要写看到的表层的东西,还要写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他还教给学生写“紧张”不一定非要说这两个字,人物的心情可以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丁老师又一步步引领学生们学会凝视,学会倾听,学会静思。一节作文课下来,丁老师没有借助任何辅助的教学媒体,仅凭一支粉笔竟让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感悟不断地加深,能力不断地提升,而一切进行地又是那样地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简约之中却彰显了一份神韵。这节课上,我什么笔记都没有记,心中只觉意犹未尽,同时也有一种豁然开朗。我只能说,这样灵动多姿的课堂岂是文字所能记载得了的?我们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回想,慢慢地感悟。闭上眼,仿佛又看见了丁老师那亲切的笑容,仿佛又触摸到了丁老师睿智的思想。
如果语文可以简约,是你让我看到了她简约中的深厚底蕴;如果教学可以从容,是你让我领略到了她从容中的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