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我一个朋友去听一个励志作家的讲座,虽然我没有读过那本书,对作者也一无所知,但我光听“讲座”两个字就两眼放光。在讲座开始前,我去了一趟卫生间,不小心撞色了一位有点邋遢的女性。
“不好意思。”
“看着点走路行不行!”
事实上,是她自己开门才会撞到我的,但出于礼貌我还是说了不好意思,没想到她的态度这么恶劣。我心里有些不痛快,但是就是一个陌生人,过去了就过去了。过了一块儿,演讲即将开始了,作者进入了会场。她来到放满自己著作的桌子前,与工作人员沟通。我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刚刚在卫生间碰到的那个女的吗?她似乎也发现了我,眼神有点闪躲,很快,演讲开始了,她讲了自己辛苦的青春岁月,又讲了写这本书的契机。但对我而言,她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我对她的好感度为零。
我想,除了在卫生间那个不愉快的意外,这位作家邋遢的形象也是我对她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写励志书籍的女作家,至少应该是知道怎么经营和管理自己形象的,而且她自己一直强调外貌也是一种能力,自己却了双脏兮兮的运动鞋,绑了个乱糟糟的马尾,却还和我们大讲如何变成一个闪耀光芒的人。而且最让我不舒服的一点是,她从头到尾都在躲避我的目光,如果她直接直视我或者示意一下,我都会释怀,毕竟有的人确实是比较直率的。
原本带着满满的期待来的讲座现场,结果却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感悟:千万不要当一个不懂礼貌的成年人,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求一定要大牌加身,但是一定要干净整洁。
我希望自己不要成为那种吝啬礼貌的人,也不希望自己成为那种以过去为荣的人。他们把过去的美貌、成就挂在嘴边,闭口不提现在的今天,殊不知这样会显得自己多么的落魄和缺乏自信。
我希望在与生命相处的时间里可以从容不迫,保持谦和和优雅,把生活变成一场慢节奏的电影。
法国女画家玛丽·洛朗桑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缓慢的时光流动感。她的作品一看就知道的女性的,每一副都充满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美。
我第一次看到玛丽·洛朗桑为好友香奈儿所画的《香奈儿肖像》,我就想感受到了浓浓的忧伤。这幅画里,香奈儿没有带着当时流行的宽檐帽,而是选择一个十分普通、但与自己气质十分相符的帽子,我的眼睛乌黑深邃,透露着悲伤,身上不对称的蓝色连衣裙,整体的感觉很脆弱。
据说香奈儿自己不是很喜欢这幅画,也许是香奈儿想要自己看起来更加强韧有力一些,也许是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悲伤的一面吧。
事实上,香奈儿在第一任情人去世后,曾患上抑郁症,有很长时间都不出门。如果拿着这张照片和她去对照的话,就会发现相似度非常的高。不论怎么说,这幅画因为主角是可可·香奈儿,而成为了一张珍贵的收藏品。
玛丽·洛朗桑的另外一张画是《抱着狗的女人》,画面中的两个女人和狗在一起,看上去是神话里面的女神,前面的女人,看上去十分的高傲冷漠,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从她的衣着和光脚的状态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巴黎舞演员。她所在的地方在哪儿呢?从左边的窗帘来看,这个地方似乎是演出舞台。
我时常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持续的舞台演出,看着画中的这两个在舞台上表情淡定的女子,我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坚强。
在生活中,我经常遇到恼火的事情而炸毛,有时候遇到无法理解的事情而对人产生厌恶之心,有时候会忍不住说几句脏话。这些事情回过头来想想根本就是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当时的环境里面就是会坐立不安。想要想画中的女子一样保持温和与淡定,着实不易。
每个人都渴望年轻。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但是年老自有其益处,那就是有得以从年轻时强烈的紧迫感中解脱出来。如果我今年20岁,就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年轻的我要急着走进这个世界,要证明自己,为了生活而奋力拼搏。那时候的我,不可能像现在坐在瑞士的一棵苹果树下悠然乘凉。所以,我从来没有那种渴望自己年轻的想法。
------《奥黛丽赫本》
我多么希望可以像她们一样,一边做着热爱的事情,一边与岁月平静相处,既不在岁月中徘徊,也沉迷于逝去的种种,希望我能像玛丽·洛朗桑画中的女人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风度的老去。